【特别报道】北京地铁调价引发行业反思:全国地铁面临三大难题
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告别“2元时代”正式调价。虽然官方有着适当引导民众乘坐地面交通的初衷,但是对于许多赶时间和路途较远的乘客来说,地铁仍然是他们上班路上的首选。
在北京国贸区域上班的白领陆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票价调整后她上班的路费涨到单程5元,人没见少,依旧没座,没选公交出行的原因是她实在不敢尝试早高峰东三环的公交车。如果按照一个月4周的工作日来算,她每月通勤多出120元,陆萍表示,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只不过她希望付出更多的票价可以带来更好的服务而不是目前的“没啥变化”。
同样是单程票价从2元涨到5元,家住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的外来务工人员秦凤英表示,不能接受。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自己一个月要去雇主家工作26天,从她家到雇主家要换乘一次地铁,比起原来的一天4元往返,如今每天10元的路费相当于一个月要多出156元的交通成本。调价一个多月后,她已经决定要向雇主提出涨工资或者增加交通补贴的要求,否则她准备重新换一个离家近点的工作。
北京地铁的高速发展和调价,只是全国地铁进入大规模修建热潮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是各地地铁修建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承担着支持运营而带来的巨额财政压力。
2014年7月,在北京市针对公共交通票价改革问题向公众征求意见时,一组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地铁的运营收入32.23亿元,运营支出66.84亿元,收支缺口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票价调整是为了缓解政府在财政上的“不堪重负”。
一边是老百姓“票价越便宜越好”的心理诉求,一边是政府运营的“不堪重负”,二者该如何兼顾?如何制定合理的票价调节机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开支如何计算?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国内和国际上有无可以借鉴的经验可循?
难题一
运营费用是建设费用的2~6倍
北京、深圳都很难扛住,不少城市盲目“迎难而上”
2014年12月28日调价当日,随着4条新的地铁线路开通,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增至527公里。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复了37个城市修地铁的规划,北京已经有17条地铁线路。
北京从过去20年才修通50多公里地铁,到最近8年,平均每年都有50多公里的地铁开通,北京地铁网从疏到密的速度令世界惊叹。根据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介绍,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到2020年还要翻倍,达到1000公里左右。
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鹏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业内通行的算法,目前每修1公里轨道交通的成本约在7亿~8亿元,一线城市的部分线路成本甚至高达10亿元/公里(加上拆迁等),对于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轨道交通融资模式而言,这无疑为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赵鹏林表示,其实运营地铁的费用更高,姑且按照30年折旧车辆报废计算,运营费用可以达到2~6倍的建设费用。具体费用还和运营的是地上线还是地下线、照明、车型等有关。按照一条线路20公里、建设费用200亿元计算,30年运营费用最少约为400亿元,如果一个城市又不止一条地铁线路,政府很难承担运营费用。
赵鹏林直言,2014年深圳的GDP已超过1.5万亿元,高于葡萄牙、希腊、芬兰的GDP,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00亿,但即使这样想“扛住”地铁的各种运营费用都是一件难事。“可是这种风险有些城市看不到,因为他们尚无运营的经验。”
从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4年,财政补贴一直是支撑北京地铁运行的主要动力。7年来,北京市用于地铁的财政补贴总支出在950亿元左右。每年补贴地铁运行的费用,大概占到了北京财政收入的5%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城市。
据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婴介绍,按照调整后的票价测算,北京地铁每人次票价收入为4.3~4.4元,约占成本的一半。这意味着,地铁运营成本剩余的50%,以及公交运营成本剩余的70%,仍需由财政进行补贴。
北京、深圳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批正在赶着往前奔的二线城市在未来地铁运营时将面临更多的财务负担和风险。
“轨道交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利润本来就不能太高,而且轨道交通投资回报的周期很长。为了减轻财政负担,目前轨道交通有向社会资本开放的趋势,但是社会资本如何在公共服务领域获取利润?这个问题没有理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始终是一个难题。”一位轨道交通的资深从业人士如此表示。
“如果让我做地铁公司总经理或者董事长,那么我的脑筋肯定也要用在如何算计多拿政府的补贴上。”上述人士表示,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行业有特殊性,缺乏竞争、成本不透明,政府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补贴和核算,从而导致运营商更倾向于得到补贴而不是钻研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公共服务难免越做越差。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