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整容师张洋 杨薇薇
为天津事故遗体整容300小时
张洋是八宝山遗体整容班的整容师,在去年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响应领导号召,张洋主动请缨参加了事故的遗体善后处置工作。据张洋介绍,整容师们为天津爆炸事故的遗体善后处置工作了300多个小时。
“一般的遗体整容集中在面部,涂涂腮红、梳理一下头发,身上就是穿好衣服,整理好被褥。”张洋说,天津事故后的遗体都是被火烧焦的遗体,需要全身塑形。
“烧伤死亡的,有些全身的肌肉出现痉挛,我们需要先把四肢复位,这样便于整容完成后给他们穿好衣服。”张洋说,体位恢复后先给死者适当地清洁身体。对于全身已成焦炭状的遗体,只能尽量清洁,并把多余的组织去除,让身体恢复成完整状态。
不光是对烧焦的遗体,对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死亡的这些非正常死亡遗体,整容也很费时,一般整容30分钟左右能完成,而非正常遗体的整容,有的要耗费一天时间。张洋说,一些高空坠亡的遗体,有的头骨已完全粉碎了,但皮肤还很完好。这时,需要把粉碎的头骨一块块拼接好,框架搭好后再缝合皮肤。
张洋说,遗体整容不可能100%还原死者的容貌。有一次,他给一个死者把胡子刮干净,衣服收拾整齐,头发也梳好了,但家属就说不像。“家属说我们这人就是邋遢。最后我们也要按家属要求来,把头发衣服都弄乱。”
“干我们这行,每天和遗体打交道,最大的满足感就是把遗体化妆好,好好地送走,让家属满意。”张洋说,家属对我们的化妆发自内心的满意,能看出来,“有一次我整容完,家属握着我的手,说‘他还没走,他只是睡着了’。我心里特满足。”
从双胞胎女孩体悟“阴阳两隔”
工作没几年的杨薇薇是八宝山殡仪馆女子整容班班长,正经科班出身的她毕业于北京社会管理学院殡仪系。2010年来八宝山工作时,年仅21岁。回想第一次接触遗体的情景,她说,虽然在学校已有所准备,但还是有点害怕,不知从何下手。
“殡葬工人跟普通人一样,对遗体和死亡也有着一样的感性。”杨薇薇讲述了一次她被感动的经历,有次给一个去世的老人整容,子女不愿母亲来送别,于是老人的妻子就给老伴整理好衣物,还在遗体中夹了封信,告诉殡葬工人该怎么给老伴穿衣服,先穿哪件,最后还说“愿老伴穿得舒服、盖得暖和。”老两口的感情深深触动了她。
对于杨薇薇来说,记忆深刻的总是那些年轻或年幼就不幸离世的人们。她刚到八宝山工作时,给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的4岁小姑娘整容。小姑娘脖子伤口很大,脸上没有太大的伤。
整容完后,她在八宝山的告别厅里看到和小姑娘长得一模一样的姐姐,这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对双胞胎。“活着的小女孩还不懂得什么是死亡,死去的小女孩也许也不太明白吧。但她们已阴阳相隔了。”杨薇薇说。
才27岁的她说,目睹许多亲人间的生离死别,尤其是有的人来到这世界上短短几年就离开,她总是反思年轻的自己,要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
我们这行有个说法,叫“黄泉路上无老幼”,不管死者生前是谁,做过什么,到这里来都会认真对待。——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副主任魏童(新京报记者 吴为)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