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 >

这届年轻人真的懒得奋斗吗?没有人能在“葛优瘫”中改变命运(2)

时间:2020-09-18 10:49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你见过谁在“葛优瘫”中改变了命运
  一直以来,青春与奋斗的密切关系,都被有识之士格外看重。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言:“与困难作斗争,虽然要历尽艰苦,但苦尽甘来,这也是一种乐事”,梁启超也在《少年中国说》中赞誉青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状态。但不知从何时起,舆论场上弥散着一股嘲讽奋斗的调调,甚至有人将那些艰苦奋斗的年轻人粗鄙地称为“奋斗X”,令人大跌眼镜。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年轻人开始怀疑奋斗的意义?
  平心而论,这首先是因为一些年轻人的心态出了问题。在一些浮躁社会风气与舆论腔调的影响下,有年轻人低估了奋斗的难度,却高估了自己的意志与耐心,很容易在“你的同龄人已经远远抛弃了你”“人家不到30岁已经财务自由”之类的言论中迷失自我,陷入莫名焦虑的怪圈中。奋斗本来就是充满荆棘的道路,想要攀上高耸的山峰,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运气好”的年轻人,往往也有外界没看到的努力。因此,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调整心态,找准自身优势,明确努力方向。脚踏实地,才有可能摆脱焦虑与惶惑的心态,让内心更加强大与成熟。
  再者,有些年轻人对奋斗的意义产生怀疑,的确也与严峻的现实与难以摆脱的现实压力有关,由此产生落差感与焦虑感则在所难免。漂泊在大城市的异乡青年,面对自己的收入难以企及的高房价时,难免会质疑自己“996”工作方式是否值得。即便解决了经济难题的年轻人,也要面对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而这些都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会给年轻人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年轻人寻梦无路时,当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努力后依然无力改变现实后,那些心灵鸡汤式的话语,又如何能起到激励作用呢?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年轻人没有明确的方向,盲目地工作。笔者有朋友就吐槽过:在他们公司,总有个别年轻人只知道拼命“加班”,却从不明白自己的超负荷劳动,很多时候都是在做没必要的重复工作,最后结果反而不如那些工作效率高的同事。
  年轻人在奋斗过程中感到迷惘,也实属正常,这其中既有自身心态的问题,也有社会变化的因素,在社会转型剧烈的时期,这类现象最易出现。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有进步青年在“五四”之后经历短期彷徨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产生过“人生的道路为何越走越窄”的现实之问,并引发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价值争议的“潘晓讨论”。而在当下,快速运转的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陡增,也会让一些年轻人处于怀疑迷惘中,不知何去何从。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本性,勤劳奋斗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今,为了改变命运,或追求进步,多数年轻人心中很清楚奋斗的现实价值。“天上不会掉馅饼”“奋斗或许不能改变命运,但不奋斗一定不能改变命运”。(黄西蒙)
  励志鸡汤叫不醒热衷“摸鱼”的年轻人
  最近,有人发现:如今这届年轻人,似乎对“奋斗”越来越没兴趣。打开社交媒体,在搜索框里输入“奋斗”二字,不难看到年轻网友花样百出的吐槽,仿佛那些格外卖力工作的人,要么是想讨好老板的小人,要么是全无心眼的傻子,只有“摸鱼”(在工作中偷懒)才是工作的正道。
  面对这种风气,我们当然可以义正辞严地给出一百句反驳,怒斥这种“不思进取”的观念;我们也不难找出一大把年轻人“奋斗成功”的例子,用事实证明这一代年轻人没有“垮掉”。但是,我们有必要面对一个事实——“奋斗”这个概念对这一代年轻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缺少“奋斗欲”?
  从宏观视角出发,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成员的个体奋斗。因此,年轻人“奋斗欲”下降的现象难免让人忧心。此时,单纯的说教与愤怒无济于事,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只有找到那些热衷“摸鱼”的年轻人对“奋斗”感到失望甚至反感的原因,消除其背后的社会症结,我们才能重新唤起他们的奋斗热情。
  对普通人而言,在工作中选择奋斗的理由,不外乎高低两重——低层次的理由,自然是升职加薪,走向事业巅峰,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高层次的理由,则是借助奋斗追求理想,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年轻人而言,远大的理想不可或缺,但他们首先要面对、接受和改变的是现实。
  当一些公司的年轻人在网上吐槽、抱怨“奋斗”的时候,总有成功的前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年轻人:不要小瞧奋斗,只要坚持到底,自然能够见到曙光。这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恰恰相反,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可能是奋斗得最卖力,加起班来劲头最足的一批人,不然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可为什么,上一代人的“经验之谈”往往对一些年轻人不起作用?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个人奋斗之外,对那些赶上了第一波IT浪潮、中国入世红利、房地产狂飙等“时代浪潮”的人而言,机遇确实给他们带来超额的回报。“风口”过去之后,今天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照搬前辈的成长路径,而需要崭新的发展空间。
  当一些年轻人以“互联网民工”“金融民工”自嘲,在KPI考核的巨大压力下,被迫“996”之时,恐怕很难感受到奋斗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在设计、科研、文化等不以“升职加薪”为唯一目标的行业里,也有不少年轻人发现:在产业日趋“红海化”的环境里,他们的努力越来越难转化成令人骄傲、振奋的成果。此外,在一些行业,过去一度受到广泛抨击的“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等现象,也在某些单位仍然存在。这些现象,都是横亘在年轻人“奋斗之路”上的阻碍。
  奋斗之所以被视作美德,其原因在于这种精神与行为,既能让个人得到更大发展,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是个体与集体的“双赢”。如果年轻人觉得,他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期许的未来之时,他们自然会觉得奋斗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浇熄心中想要奋斗的热情。
  社会鼓励年轻人奋斗,也要消除他们奋斗路上的障碍,为他们的成长创造环境。各产业、各领域的用人单位还应认真思考:如何让年轻人看到更多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希望,而不是只能为了眼前的工资与生计浑浑噩噩地“打工”。与此同时,让“优胜劣汰”“能者多得”的观念贯彻下去,防止社会在流动性衰减的过程中损失活力,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暮气沉沉。
  从这个角度上看,与其指责年轻人懒得奋斗、不愿奋斗,不如从机制体制上破除影响制约他们奋斗的因素,让他们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期待。任何人都有进取之心,只要帮年轻人找到奋斗的方向,让他们看到奋斗的回报和价值,他们自然会重新发现奋斗的意义,踏上属于自己的崭新征途。(杨鑫宇)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热门文章

视频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