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低迷原因众多,然而目前看来,不过以下几点:
一、引进大片审美疲劳 难以再创奇迹
2014年《变形金刚4》20亿,2015年《速度与激情7》21亿,都是创了当时最高票房纪录的。然后2016年,到目前为止,引进大片里,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到《美国队长》、从《愤怒的小鸟》到《爱丽丝梦游仙境2》,无论发行方和业内人士先前对中国市场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到后来总是失望而归。
好莱坞大片的吸引力在减弱,无论是此前大受欢迎的超级英雄片,还是大IP改编的动画喜剧片,都未能引起真正的大众热情。国人对于这种全球类型片产生审美疲劳已成不争事实。好莱坞要想继续在中国圈钱,恐怕不能再重复先前模式。
二、国产片创作进入瓶颈期 难以引发观众观影热
进入2016年以来,除了春节档三部大片、以及五一档的《北京遇上西雅图2》、几乎再没有一部国产电影给观众留下印象。这和往年相比,也同样的令人尴尬。国产电影经过了连续十年的急速增长,不少业内人士先前都认为,国产电影工业体系的建立已经在路上。可是这种说法,现在不得不开始让人怀疑。
当然,国产电影的表现低迷与接下来的“国产保护月”有关,但是让我们来看看已经定档国产保护月的国产电影,有中韩合作的《赏金猎人》、郭富城杨子珊的《天亮之前》、杜琪峰的《三人行》、林更新张静初主演的《快手枪手快枪手》、徐克尔冬升联手执导的《三少爷的剑》等等,虽然这份名单里不乏名导与明星,但是就票房方面来说,依然难以让人产生想象力。当然,近年来,国产片每年都会产生黑马,可毕竟不能部部都是黑马,基本面无法翻盘几乎已成事实。
三、市场监管渐入规范 票房泡沫逐渐挤出
在在线售票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基本瓜分完毕的情况下,票房补助现象已经越来越加减少。因此,先前习惯了低票看电影的观众,在新的电影上映时,难免会先呈观望状态。同时,由于网上票价理性回落,留给发行方“注水”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质量不佳的电影,如果若要通过票房炒作,成本便会越来越高。
更何况,在“作弊记”和“注水问”事件之后,电影市场监管上级对待票房作假的严肃态度,已经引发市场警惕。所以对待连月来票房低迷的现象,有些业内人士是欢迎的,毕竟水分减少,泡沫挤出,才能使得电影产业健康长效的发展。
四、硬件红利消耗完结 电影市场回归理性
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新增影院1200余家,新增银幕8035块,日均增长超过22块银幕。目前,全国影院总数超过6000家,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与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只差约7000块。全国共有县级影院3241家,县级影院银幕12777块。有不少人认为,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电影银幕数量已经趋于饱和。那么,由于电影院的急速增长所带来的票房增长必定减缓。硬件红利消耗完结,进一步促使了电影市场回落。
基于2015年电影票房的飞速增长,以及春节档《美人鱼》的强劲表现,早有人预言:2016年全年票房将破600亿。然而现在看来,即使接下几个月电影票房回复到上年增长速度,600亿目标也一样难以实现。
“清明档”“五一档”表现减弱,接下来被寄厚望的“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情况如何,还未可知。中国电影市场到底是进入“L”型增长阶段,还是暂时低迷,都不能妄下定论。但目前的现象,已经足够提醒电影从业人员,市场是未知的,质量才是永恒的。做好每一部电影,才是保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良药。(记者 杨静)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