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这是清代学者戴震阅读《说文解字》得出的结论。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书,还怀疑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讲解得不够全面。于是,戴震又去找朋友借来《十三经注疏》读,才明白欲探求一字之义,应当遍览群书。
这套让戴震彻底开窍的《十三经注疏》可了不得,那是过去读书人心目中地位最高的经典。
今天一提经典,使用得有些宽泛。过去,长期习惯把儒家一些重要著作视为经典,称之为“经”。
“经”是什么意思呢?许慎《说文解字》说:“经,织也。”清代学者段玉裁注解说,经是指织布时的竖线,只有先把竖线排好,才能用横着的纬线织出布来。古人由此引申认为,儒家思想及其有关著作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保证,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核心,因此称为经。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进一步发挥说,经是“常”“常道”的意思,指永恒不变的道理。所谓离经叛道,指离开经的范畴,就是背叛正道。
事实上,把典籍称之为经,并不始于、限于儒家著作。《庄子》《国语》等书中提到,先秦时期的经书并非专指儒家著作,庄子就把墨子的著作称为《墨经》。
随着思想文化的发展,王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才逐渐把经书限定于儒家的重要典籍。也就是说,经典是官方选择的结果。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朝廷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从此儒家思想及其著作便上升到“经典”地位了。
那么十三经是怎么形成的?十三经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经历了一个6—7—9—12—13的过程。
先有的是六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主要流传6种文献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称为六艺,后来称为六经,主要是儒家在推崇,并声称是孔子删定的。《乐》在战国后期就失传了,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其他5部书的五经博士。这些博士都是对其中某一部书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他们还开课收徒,传授一家一门的解释。
由于汉代官方标榜“以孝治天下”,加上孔子地位上升,所以东汉时,在五经基础上加入《孝经》《论语》,变为七经,作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到了唐代,出现九经之说,包括《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9部书。之前的《礼》和《春秋》都一分为三,把古代阐述经义的书籍都包括到经的范围里了。同时,《论语》《孝经》也是要求读书人必读的,称为“兼经”。
唐文宗年间,朝廷下令把九经和《论语》《孝经》《尔雅》都刻在石碑上,总共12部书,称为十二经。这些经书刻石就是“开成石经”,共114石、228面,所刻12部儒家经书,共计160卷、65万多字,有“石质图书馆”之美称,目前保存在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到了宋代,学界把《孟子》也提高到经书的地位。宋哲宗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就包括《孟子》了。从此儒家经典变成十三经了。
这13部书,真是标靶式著作,汉朝及以后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注解、阐释工作,称为注或笺。到了唐宋时期,因为时间久远,当时人对于汉代人的注解也看不大懂了,于是一些学者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注解也进行了注解和阐发。这些注解的注解,称之为“疏”或“正义”。
南宋以后,有人把十三经和比较好的注、疏合刻在一起,形成一套书,就是《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各书篇幅大不相同。长的如《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左传》,将近20万字;其次是《礼记》,将近10万字。最短的是《孝经》,才1800字,因为太短了,以至于科举考试一般都不考它。但给《孝经》做注解的人,在《十三经》所有注家里地位最高,就是唐玄宗。
围绕这13部书,中国古代读书人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研究、校补、注释、阐发,写了很多叠床架屋的著作,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经部书籍。《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400多种,而经部书就有1700多种,占据了半壁江山,足见《十三经》在古人心目中、在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