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王鹤瑾)岁月如轮,不知不觉间,流年暗换,你还记得一年里的365天都去哪儿了吗?对此问题,“刺绣皇后”姚建萍26日在北京欧文沙龙举办的“精美绝伦的刺绣艺术——姚建萍2014的故事”活动上说,2014年,她太忙了,“连想的时间都没有”。虽然来不及想,但她却把这一年的每分每秒都换化成一针一线,绣成了《木槿花开》、《丝绸之路》、《培尼亚和里韦拉》等一幅幅精美之作,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别样魅力。
《木槿花开》 寓意深远 验收时意外出现小波折
2014年5月,姚建萍接到创制《木槿花开》国礼任务。接到任务后,姚建萍和她的团队马上投身到创作中,从收集素材到创意设计,再经整理筛选,共准备了8套方案,经与北京方面来来回回讨论、修改,才得以确定最终方案。
《木槿花开》是一幅双面刺绣,要绣制6到8层,通过分层加色,尽现花卉光影效果。为了表现木槿花和背景的虚实关系,整件作品运用了12套色系,计116种颜色。绣面上三朵木槿花:一朵绽放、一朵待放、一枝含苞,体现青春活力。
从创意到成品,一切都还算顺利!然而在6月26日,当国礼送达北京时,却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小波折。当姚建萍将《木槿花开》国礼送到北京验收时,发现绣品外包的凸面玻璃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是玻璃上一个很小很小的疵点,一定要对着阳光反复照,才能看见。要求完美的姚建萍立即决定将国礼带回苏州,重新安装玻璃。次日,姚建萍赶回自己工作室,联系工作人员准备好同尺寸、同规格的凸面玻璃,要求“越多越好”,紧接着,她硬是亲自对着强烈的灯光,从40多块凸面玻璃中选出了一块完全没有瑕疵的安装上,并在当天晚上直接乘坐火车直奔北京。
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丝绸之路》巴黎展览成亮点
9月18日,姚建萍和她的苏绣作品大放异彩。带着大型苏绣作品《丝绸之路》赴巴黎,参加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在展览中,姚建萍的作品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和法国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博科娃翻看了姚建萍的刺绣画册,并在画册上签了名,成为整个展览的一个亮点,对苏绣“走出去”意义重大。
姚建萍在创作之余还忧心苏绣的传承,她曾直言,当今社会,能静下心来踏实求艺的人实在太少,“虽然学苏绣的人很多,但多数人的造诣并不深”,此外,她还认为思维的创新远大于技巧,“苏绣想要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就必须不断创新,不能满足于旧的题材和手法。所有的技术技巧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思维的创新则是苏绣发展的第一要义。”
“清华美院·姚建萍中国刺绣教学实践基地”在9月顺利建成,该基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办的“全国艺术理论与工艺美术创作高级研修班”项目之一,将借助清华美院的学术平台和苏绣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建萍的实践平台,着力培养“能绣懂画”、“能画懂绣”的新一代复合型刺绣人才。
闭关七天披星戴月 作品尺幅太大索性跪着绣
9月21日,展览结束,姚建萍从法国返回北京。一下飞机,姚建萍又接到北京方面给的新国礼创制任务,绣一幅夫妻像,要求11月以前完成。
这次,姚建萍却摇头了。因为绣一幅单人肖像,一般需要6至8个月,现在要求双人像,时间只有两个月;更为难的是,要绣双人像,却没有一张双人的像片,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北京方面坚持邀请她出手。如此一来,姚建萍也不好再推辞,心想,与其纠结,还不如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9月30日,姚建萍的团队一共拿出了3套设计方案。10月1日,姚建萍开始闭关创作七天,期间,她关掉手机,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每天只由工作人员送两次盒饭进屋。一天,只有24小时,姚建萍必须把时间拉长,她睁眼就在绷架前,有时一抬头已是凌晨两点,或者早上六点。此外,这次作品的尺幅是110cmx86cm,尺幅较大,这又给姚建萍绣制增加了难度——身材娇小的她伸手够不着。姚建萍一咬牙,索性跪着绣。终于,姚建萍在11月10日,亲自携带作品,乘火车抵京,将艺术品交付给了定制机关。
【人物简介】
姚建萍,中国苏绣艺术家,国家级苏绣非遗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她的作品曾两次搭乘卫星“飞天”,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白金汉宫等重要机构收藏,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各国政要和知名人士。她先后带着苏绣作品走进奥运、走进世博、走进白金汉宫、走进香榭丽舍大街巴黎艺术沙龙等,向世界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被人们誉为“刺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