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1903年发表关于镭的论文,同年,鲁迅便向国人介绍了这一重大科学发现;鲁迅参与编著的《中国矿产志》,是国内最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论述我国地质矿产的著作;鲁迅还是中国第一位在课堂上讲人体构造的教师;他还曾经打算翻译长达十数册的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科学巨著《昆虫记》,他甚至托人到国外去买英文版,可惜还没有动手翻译便病逝了……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王锡荣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他最近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时发现大文豪鲁迅其实也非常关注和热爱自然科学。鲁迅一生都在从事科学启蒙工作,希望通过介绍科学知识,启发国人正确认识世界、认知自己。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写过和翻译过的科学论著不下数十种,涉及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
《中国矿产志》曾是“国民必读书”
据王锡荣介绍,还在童年时期,鲁迅就喜爱有关草木虫鱼的自然科学读物;而系统地接触自然科学知识,则是在进入南京的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之后。在学堂里,他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感到“非常新鲜”。据记载,那时候中国已经引进介绍了达尔文的《天演论》,鲁迅特地在假日赶到城南买回来,如饥似渴地学习。直到很多年以后,鲁迅依然能背诵它的一些段落。
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鲁迅总是及时地把世界上最新的重要科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人。1902年,鲁迅前往日本留学,第二年便根据日文译本转译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两部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这一时期,鲁迅还亲自写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包括《说鈤》、《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其中,《说鈤》一文,首次把放射性元素镭介绍到中国。而有感于中国矿产丰富、国人却知之有限,鲁迅与同窗顾琅合作编著了《中国矿产志》。该书详尽地介绍了中国18个省份的矿产资源及分布情况,另附录《中国矿产全图》,书后有《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这本书不仅让当时的国人了解了祖国的富饶矿产,同时也呼吁同胞们抵御列强对国家资源的觊觎和掠夺。《中国矿产志》出版后,被当时的教育部门推荐为“国民必读书”和“中学堂参考书”。至1912年10月,6年间再版了4次。
首开先河在课堂上讲解人体构造
鲁迅十分重视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启迪学生,把它作为“立人之要”。1909年,中国还处在清朝末年,他就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开设《化学》与《生理卫生》课程。学堂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现尚保存完好的《生理学讲义》长达11万字,共248页,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学、解剖学和卫生保健的知识。讲义中还附有鲁迅自绘的插图72幅,附表5个,末附14项实验,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生理卫生学讲义之一。
王锡荣透露,鲁迅教生理学时,曾应学生的要求,加讲生殖系统的内容,这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鲁迅却很坦然。上课前,他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他讲授的时候,不许笑。他曾对同事说:“在这些时候,‘不许笑’是个重要条件。因为讲的人态度是严肃的,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破坏了。”
上世纪20年代以后,鲁迅的工作重心放在文艺和思想领域,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也从没有中断过科学启蒙的工作。直到晚年,鲁迅还翻译了《药用植物》,写了《“蜜蜂”与“蜜”》等科普文章,鼓励周建人编《进化与退化》并为之写小引。
(本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