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市场的蔬果之间挑挑拣拣,曾经是很多人闲暇时常做的事。如今,你家楼下还有菜市场吗,你有多久没逛过家楼下的菜市场了?不仅是数量少、经营时间不固定,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纳绍平看来,社区菜市场环境脏乱差、服务单一等问题由来已久,作为民生保障兜底产业,以及面对新的消费需求,社区菜市场都到了换换样子的时候了。
社区菜场迎来全面升级
新建菜市场建筑面积不宜小于500平方米、蔬菜经营区营业面积不应少于市场总营业面积的1/3….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社区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发布,新规将从7月1日起实施。
在细节上,新版《管理规范》考量颇多。依据新规,社区菜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菜市场宜实行统一电子结算,可采用老年卡、电子支付等便民方式结算。
考虑到部分消费者的停车需求,“停车区”被写入了规范中。其中,新建、改造菜市场应规划临时卸货场和非机动车停放区,并有明确标识。有条件的市场宜根据市场规模设置机动车停放区,有条件的市场还可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
“垃圾分类”也被写入了即将实施的规范中。《管理规范》提出,社区菜市场应按垃圾分类要求配置废弃物收集容器。每个摊位应设置密闭式垃圾桶或垃圾箱,有条件的应配备封闭的垃圾分类处理间。
纳绍平介绍称,《管理规范》是2005年《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的升级和改进版本。原版自2005年发布至今已有16年有余,难以满足行业应对新的发展局面的需求,也难以应对行业发展。
他指出,目前有些社区菜市场还存在地面污水、场内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保鲜设施缺少,商品与单据凭证信息不统一等问题。为此,《管理规范》重新从开业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等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北京市社区菜市场的新建、改造和运营。
“菜篮子”装着民生期待
在过往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因为经营场地所有、扰民等问题,社区菜市场数量逐渐减少。以北京为例,政府有关部门投资管理的,辐射范围在1公里左右的社区菜市场仅有200多家,更多的还是在社区内无论是经营品种,还是经营规模都非常有限的小型菜店。
搬离还是留下,在纳绍平看来,农产品流通事关民生,社区菜市场更是链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纽带。尤其在去年疫情期间,保持营业的社区菜市场,不仅满足了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更是为战胜疫情传递了信心,成为有效的民生“减压阀”和“稳定器”。
如何让社区菜市场变得更好?首先是对现有市场的改造。纳绍平表示,社区菜市场的定位需要重新确认,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优秀的案例告诉我们,社区菜市场,可以打造成集生鲜、日杂、餐饮等于一体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另外,在数字化、收银系统改造之后,大数据可以重新构建这一区域的消费模型,更有助于配送环节的精准配送,减少浪费与损耗。
再有,社区菜市场的核心的保障民生,这其中少不了政府的角色。纳绍平表示,在现有和新建的社区菜市场中,期待有关部门出台更多支持和扶持政策,以及社区菜市场“国家队”的出现。
“面对社区团购、生鲜配送等新生业态,社区菜市场既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又有在品类方面的优势”,纳绍平表示,成功的经验证明,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社区菜市场经过合理的规划的建设,不仅助于保持城市烟火气,更能让菜市场发展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和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