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六”排放标准已实施近两年的时间点上,车企对“国七”什么时候到来关注度快速提升。
“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出台‘国七’排放标准,使我们企业能够更早地明确应对路线,尽早投入研发。”在6月19日举行的第十一界中国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峥表示。其指出,在2025年前,汽车业除新能源外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国七”排放标准。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同样提出,希望国家吸收国六排放标准转换中的经验,出台稳定而持续的政策。“汽车是研发、制造周期较长的产品,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生产出来的。一台车从造型到模具、试验以及认证等大概要三年即36个月,快也要26个月,所以我们建议(排放标准及政策)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曾庆洪在此次论坛上表示。
东风和广汽这两大国内汽车集团集体呼吁“国七”排放标准尽早且平顺地出台,被认为代表了当前大多数汽车企业对新排放标准切换的冀望。因为在两年之前,多数车企曾因“国五”迅速切换至“国六”而被“打”得措手不及。
2019年,大部分省市均将“国六”实施时间提前到了当前的7月1日,且多个地区决定跳过国六a,直接执行国六b,而这个切换的时间点距“国五”排放标准的实施仅过了3年,这给车市带来较大的冲击。因为许多车企来不及反应,库存车难以消化的同时,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型也未能及时推出,多家车企和经销商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无车可卖”的情况。
“‘国七’排放确实是业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论坛上对此表示。据其透露,生态环境部的领导已明确表示,汽车行业未来将是减碳过程中被重要监管的行业(减碳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在这个过程中排放标准如何升级还并不明朗。“我们有那么多的传统车,这个事情(排放升级)我们要做在前面,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付炳锋说。
此前已有迹象表明,“国七”即将到来。2019月9月,人民网题为《国六之后有国七 排放监管越来越严》的文章引起汽车业关注,在这篇文章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倪红表示,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是未来监管需要考虑的问题,国六标准之后还会有国七,排放监管会越来越严。这意味着国七排放标准已在路上。
而如今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业内担心国六与国七的时间可能会在此前基础上再被缩短。资料显示,我国从2000年7月开始实行国一排放标准,2005年7月实行国二排放标准,2008年实行国三排放标准,2011年实行国四排放标准,2016年7月实行国五排放标准,2019年7月实行国六排放标准。可以看出,汽车排放标准间隔越来越短,表明相关部门对于汽车的排放监管越来越严格。
与此同时,尽管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但燃油车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意味着到2025年还有80%是燃油车体系(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按照中汽协预计2025年汽车销售3000万辆,燃油车体系销量为2400万辆。
这意味着,对车企而言,除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满足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也将是未来的主题之一。而每一次排放升级也都是一次巨大考验。因为一旦新标准实施,车企不仅需要在短时间内清理旧排放标准的库存车,还要跟上新排放标准的生产和减排技术,需要付出时间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成本。
“所以说国七的排放、国六传统燃油机的迭代开发,仍是我们目前的课题。”尤峥对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