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电影华表奖获得者、中国戏剧表演学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副主席、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他还是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优秀专家、河南省“五四奖章”获得者、河南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河南鹤壁市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人大常委。他曾获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香玉杯”奖、河南省中青年大赛金奖、第三届中国豫剧节表演一等奖、“濮阳杯”第七届黄河戏剧节大赛表演一等奖。
...................................................
“反腐”无疑是目前全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抓作风建设入手,上打老虎、下拍苍蝇,整个社会对惩治腐败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依法治国、严惩腐败的同时,党中央也更加注重廉政文化的建设。
豫剧《七品芝麻官》是河南乃至全国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它把廉政建设与传统戏剧文化结合在一起,塑造了明代一位诙谐幽默、为民请命的清官形象,表达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理念。
这部戏由鹤壁市豫剧团创作,经牛得草、金不换两位大师传演,已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并屡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屏幕,还被拍成电影,让广大豫剧迷们过足了瘾。
河南省纪检系统的观众看完了《七品芝麻官》后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戏曲作品紧扣反腐倡廉主旋律,贴近现实,以古喻今,顺应人心。剧目通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七品芝麻县令唐成的言语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不贪赃,不枉法,秉公断案细盘查”的清官形象,并逼真地反映了我们身边生活中的一些深刻道理,使观众回味无穷。
提及豫剧《七品芝麻官》,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人称“中原第一丑”的金不换先生,其拜师于豫剧大师牛得草先生,如今的金不换已然成为现代豫剧丑角的符号。
初见金不换先生,是在鹤壁市豫剧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河南豫剧节展演的舞台上。
台上的金不换撮科打哄,锣声一响,帽翅上下翻飞,折扇在他的手里舞动自如,一颦一蹙都生动入戏,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让人忍俊不禁。卸了妆的金不换却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旁人很难将他与戏中的丑角联系起来。
执着成就“金不换”
金不换出生于河南封丘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只因幼时看了一出牛得草先生的《七品芝麻官》电影便一发不可收地爱上了豫剧,这一眼便与戏曲结下了一生也道不尽的缘分。
1980年的春天,他坐着小船渡过黄河开启了自己艰辛的求艺之路。初入开封学艺,由于剧团条件简陋,学员们睡觉的地方不够,金不换便卷被褥睡在新建的猪圈里,艰苦的环境始终没能让他放弃心中的戏曲梦。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学会如何唱戏,此时凑巧赶上了鹤壁市豫剧团到开封招生,团长又正是他的偶像牛得草先生。金不换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报了名想去碰碰运气,而不碰不要紧,一碰便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我是1982年被鹤壁市豫剧团收为学徒的。当时,农村孩子没有什么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能见到做梦都想见的牛得草先生,那是千载难逢,更别说到牛老师带领的剧团做学徒了,我很珍惜这个机会。到剧团后,别的学员练功练一遍我就练两遍,其他学员都休息了,我自己还偷偷地练。就这样,进步得比较快,有老师开始夸我勤奋好学,但此举却引来了其他学员的妒忌,认为我故意显摆,就背地说风凉话,排挤我。但我不为所动,通过勤奋努力,半年以后终于转正成了鹤壁市豫剧团里的正式员工。”
金不换告诉记者,其实最初他学的并不是丑角,而是须生坐科,因为勤奋好学而入了牛得草大师的眼。“我是1984年被牛老师发现有唱戏的天赋才重点加以培养的。老爷子人非常好,又看我是个可造之材、勤奋好学,就开始对我着重培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牛老师让我跟他学唱丑角。”
金不换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能达到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被公认为第一“丑”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金不换介绍说,自己在刚学唱丑的时候也经常做不好,并惭愧得常寝食难安。即便是这样,牛得草大师仍旧孜孜不悔地教导金不换。在牛老师的鼓励下,金不换狠下决心开始对牛派艺术进行细致入微地研究。他省吃俭用,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一支录音笔,跟着牛得草大师参加演出,走到哪儿录到哪儿,什么细节都没放过,一点一滴地模仿牛老师,终于练就了不见其人就听不出与牛老师差别来的功夫。
牛得草先生对他这种执著精神非常赞赏,称这种精神黄金也换不来,难能可贵,由此为他取了个艺名“金不换”。此后,他更直接用师傅取的“金不换”这个名字办理了身份证,替代了父母给他取的本名。金不换以坐科须生的“浪子”改学牛派丑角艺术,也正应了那句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
改学丑角后,金不换便一直如影随形地追随了牛得草先生13年,直到牛得草先生去世。
豫剧中牛派艺术的唱腔注重鼻音发声,鼻音是其标志性特点,讲究的是绵软淳厚的韵味,唱腔要有唱腔的绝活儿,念白要有念白的气势,这在众多豫剧流派中可谓独树一帜。金不换正是凭借着其灵动的嗓音和宽广的音域,很好地继承了牛派的唱腔特点。不仅如此,金不换还唱出了自己的味道。在剧目《石武举别传》中,武举人石浪本是个贪婪无度的无耻之徒,为掩盖罪行竟要杀妻灭口,而杀妻之前竟然要先祭“亡灵”以求心理安宁,似是作秀却要哭得悲天恸地;明明是预谋暗杀却要把杀的理由说得天经地义,一板荒诞的“哭灵”,难度极大。金不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演唱着流氓恶棍的混账逻辑,“悲哀无奈”地唱着杀人的暴徒理由,用极其真实的情感完成了“以正演邪”的任务。
(责任编辑:吴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