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是个“人”围绕“人”的部门,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尤为重要。如今,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诉求日益增多,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随机性的特点。抓住“互联网+”契机,推动管理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包容,从分散走向整合和协同,转变工作模式,是否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提供更高质量、更便捷的服务呢?
日前,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部署人社领域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着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成促进“互联网+人社”发展的创新能力体系,优选一批行动主题纳入应用示范。到2020年,实现“互联网+人社”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建成较为完善的创新能力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衔接有序、规范安全高效的“互联网+人社”发展格局。
何为“互联网+人社”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互联网+人社”是贯彻落实“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三五”期间人社信息化工作的行动纲领,既增强了人社工作效能,又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
此次,“互联网+人社”将依托社会保障卡、大数据等人社领域的优势资源,把人社服务搬上网,通过“互联网+”推动工作观念的转变,加快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做到感知民心,以民为本,为民服务。
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
《行动计划》提出,要普遍发放社会保障卡,实现“一人一卡”,依托社保卡及持卡库,构建全国统一的个人身份认证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综合身份认证手段,形成业务办理的实名制验证能力,做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并与国家统一建设的用户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互联互通。结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身份认证的准确度与方便性。
今后,社保卡还将增加支付结算能力,充分发挥社保卡普遍加载金融功能的优势,强化社保卡的银行账户功能,支持各类缴费和待遇享受应用。
建立“人社电子档案袋”
据《行动计划》,人社部将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数据战略,与公安、税务、民政、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共享数据资源。聚集整合个人就业经历、职业技能培训、参保缴费、待遇享受、工资收入、权益保障、表彰奖励等数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等数据,构建“人社电子档案袋”。融合社保卡应用、服务、管理信息,构筑“用卡轨迹图”。
通过汇聚整合人口、就业、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就能准确感知劳动者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待遇资格认证”将逐步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现场认证的方式,利用旅行、就业、医疗、消费等生活轨迹信息,就能够判断待遇享受人员的就业状况、健康程度与生活质量,辅助认定就业扶持、社会保险、培训创业等政策待遇的享受资格。
参保、维权、购药一网搞定
此次人社部要求,要推广线上服务,凡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服务事项,都要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提供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服务,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办理”。推广网上维权、网上调解仲裁、网上职业培训等新模式。提供网上自助参保、续保、缴费等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参加社会保险,促进全民参保。
《行动计划》明确,将建立“网上参保证明”,将按规定支持相关部门及社会机构联网核验参保状态情况,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方便群众购房、贷款、子女就学等。
“就医一卡通”,开放社会保障卡应用接口,与医疗机构、商业保险等实现服务对接,为持卡人员提供挂号、就诊、取药、化验、住院等全程就医服务,将有效化解就医“挂号难”“排队难”等问题。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推进就医一卡通,结合参保人员持卡就医购药的轨迹信息,实现对门诊、住院、线上线下购药等医疗服务行为的全方位智能监控。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推动社会保险与财政、税务、金融监管等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应用,筛查社会保险基金欺诈违法违规行为,实现精确查处。同时,将开放社保卡支付结算接口,支持与各类社会支付渠道的应用集成。建设统一、开放的医保结算接口,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
目前,《行动计划》还在路上,真正落地实施那天,是形成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人社”生态环境的时刻,那时,服务资源也将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实现“为民办事”之宗旨。
记者 权 敬
(责任编辑:李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