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钱
驱车10公里将现金亲自送上
12点过,吕老师和丈夫把车停在邻城村村口附近,一男一女很快小跑着赶来。“我就是汤述洪。”男子说道。
见和身份证照片一样,吕老师赶紧提出红布袋。“就是这个袋子,里面有2万多的现金。”男子睁大了眼睛,接过红布袋,仍没从丢钱的慌乱中缓过神来。“眼神很木讷”,连说了三声“谢谢”,汤述洪便找不到其他的感谢话。
夫妻俩把钱完好返还给失主,便准备离开。汤述洪身边的女子赶紧拦下了车,“我是他弟妹,你们这么好心,把这么多现钱送来,一定要感谢一下的。”说完,她递上刚刚买来的两瓶白酒,要答谢。
几次推开又被递上,两夫妻见推不掉,便收下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吕老师的母亲打来电话,“还不来吃饭?全家人都等着呢!”“就来了。”挂了电话,两人相视一笑,驱车离开。
拾金不昧 驱车相还这样的好心人“也许100人中有1个”
拿着失而复得的2.5万元现金,汤述洪喜上心头。当天下午,他提着钱到银行存了,3年整存整取。
经营店老板娘感叹,“汤师傅真是幸运。他一人独自生活,不容易,要是捡到钱的真不还了,还不知道今年怎么过。”古城镇邻城村村民说,捡到2.5万元现金,还摸着找上门来,这样的人太少了,“也许100个中有1个”,“愿拾金不昧的两口子一生平安”。
“我心里还有一个结,要是当年也遇到好心人多好……”2月15日,他向记者述说了16年前的10月丢失孩子的经过,“当时的相好怀了孩子,刚到医院生下来,旁边人劝我去补办结婚证,出去了一趟回来就发现孩子不见了。”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孩子可能被别人收养了吧……我现在只希望,她还蹦蹦跳跳地活着。”
记者离开的时候,汤述洪说,这一次遇上好心人,现金失而复得,“希望再遇上好心人,能找回丢失的女儿”。
记者手记:先人之忧而忧
这是一则发生于春节期间的温馨故事。交谈中,捡钱的吕老师与丢钱的汤述洪语调都洋溢幸福。
吕老师反复强调不愿多说,而接受采访,只是希望传递正能量,因而也终究没让记者拍下本人照片。她为何能亲自将2.5万元现金送到失主手里?吕老师只是说,自己是一名教师,有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她有着“言传身教”的理念。对于当时的想法,她只是淡淡地说,“失主一定很着急”。
曾国藩有言,“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要是对方是一个富豪呢?吕老师认为,同样要归还,“万一别人正有急用呢?”先人之忧而忧,而不是“少这点钱也无所谓”,而这正是吕老师坚持将捡到的现金送还的出发点。
除了道德约束外,在法律界,有着“无因管理”的概念,被许多国家写入民法典。“无因管理”意指,在路上看到别人丢失的物品,你没有捡起,便没有替人保管的义务。一旦捡起,假若捡到了钱,你便有替人保管的义务,假若你再放回去,造成失主的损失,则要被追责。这样的法律规定强化了保护他人利益的行为准则。(华西都市报记者 毛玉婷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