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全民都在响应号召,少出门、少闲逛。但是,眼看气温逐渐升高,即将春暖花开,又都是宅家一个多月的人了,心中不免痒痒:好想出去走走……
怎么办呢?
别急,古人有方法。
虽说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在交通工具简陋的古代,旅游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么说吧,就算有钱有马,要到100公里外的地方,骑着马也得走两三天。
五代 赵喦《八达游春图》
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聪明的中国古人提出了一个概念——“卧游”。
“卧游”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一个重要概念,即通过观览画中山水而达到云游四方、澄怀观道的目的。最早明确提出“卧游”一说的是南北朝时的宗炳,他说:“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还在著名的《画山水序》中记录了他“卧游”的过程:“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简单来说就是指人在家中通过读书看画,畅想实地实景,感受山水、自然之美,从而身心愉悦。所谓足不出户而神游天下,正适合目前很多人居家隔离,无法旅游而心向往之的状态。
明 沈周 《卧游图册》江山坐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古人和今人一样,对于春游也是十分热衷的,因此,画家们也喜欢把春游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以留给自己以后和子孙、亲朋来慢慢回味。今天,小编就带你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一抹古画里的春色,在这里没有雾霾,也无需口罩,你可以随处“走走”,大口呼吸,尽情享受这段旅程。
准备好了吗?一起走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郊外。放眼望去,这儿上面是青山叠翠、晴空万里,下面有一群士大夫打扮样子的人,或策马在山路上走着,或站在湖边看看湖景,还有美丽的仕女正泛舟水上。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花开、绿草如茵,好一幅水天相接之美景。
隋 展子虔《游春图》
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这一抹和煦春风由山川经过了湖面,正轻抚你的脸庞?
这幅江南二三月的初春美景来自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既然到了江南啊,那一定要去有着天堂美誉的苏杭看一看。杭州最负盛名的西湖景区,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了,不信你走进这幅《西湖繁盛全景图》。整整16米长的画卷,只要你体力足够,就能带你从钱塘门开始,顺时针环西湖一周,其中断桥、白堤、苏堤、雷峰塔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景致,一个都不会错过呢。
清 佚名 《西湖繁盛全景图》局部1
杭州有西湖,苏州则有个太湖,到了苏州太湖的一般也都会去东、西山玩一圈。家住在附近不远的元代画家赵孟頫,就很喜欢和朋友们来这里游玩。这幅《洞庭东山图》是赵孟頫所画的洞庭东、西山对轴里的一幅,描绘了太湖洞庭湖东山之景。在画面上可见,东山山势圆浑平缓,跟北方那些陡峭高耸的大山还真是肉眼可见的不一样。湖面上一叶轻舟,由左方驶向对岸,岸上还有一个人正等着被摆渡。
赵孟頫在画上还题诗一首:
洞庭波兮山崨嶪,川可济兮不可以涉。
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
意思就是要想去东山玩呀,只能靠坐船,但是坐着小船游赏着周边的湖光山色,心情也是很美。
逛完美景,也差不多是时候回家了。我们看到的这幅《春游晚归图》描绘的就是在暮色苍茫中,主仆四人高兴而归的情景,出自明代画家仇英。画面上,前面一个仆人在敲着家门,主人骑在马上。后面有两个书童:一人担着酒坛和书箱,另一人背着琴。看看这画面,是不是像极了旅游完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的你?
明 仇英《春游晚归图》
在这一路的春色中,我感受到了山川高阔、树木灵秀带给人的豁达与纯粹,湖水漪漪、鸟语花香带给人的温柔与自在,你呢?
左思《招隐》诗云:“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须管弦乐器,山水自有清妙的声音。是啊,山水之于我们,除了自然之美还能慰藉心灵,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虽身在写字楼里,却也想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策划:施晓琴
撰稿、视频剪辑:施晓琴
责编:沈思祺
(责任编辑: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