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公布不到两年,“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词语,研学旅行市场呈井喷之势。2018年,全国众多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各地教育机构、旅行社、营地企业和新闻媒体都纷纷踏足研学领域,教育局(厅)、中小学校校长也在积极探索之中,但关于研学旅行仍有很多问题有待研讨。
2018年8月22-23日,由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少年儿童户外联盟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公益论坛在鸟巢文化中心(主会场)和国家会议中心(分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活动期间,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还首次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发布了2018《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首席专家林崇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员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北京体育大学原副校长邢文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等出席了论坛,并做了主题发言,800多名研学旅行相关从业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论坛主报告环节,顾明远指出,研学旅行的关键词是“教育”与“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教育。同时,他认为,研学旅行应该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研学活动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要像课堂学习那样精心设计、充分准备。
林崇德在发言中说,教育部之所以重视研学旅行,是因为它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竞争,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一种需要。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正是很好地落实、观察,教育部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此,郭传杰在论坛中特别强调了研学旅行视野下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我们从研学旅行的角度要注意到,科研过程也是极其重要的科学教育资源,要从科研的探究现场去进行教育。”他指出,目前研学旅行内容中的一个显著不足,就是忽视了科学教育。因此,郭传杰提出,有必要研究、制订科学探究型研学旅行的标准规范,建立可行的评价考核机制,避免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只游不学。
如何做到游有所学,推进真正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研学旅行,还面临不少困境。王晓燕在论坛报告中指出,核心问题是研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研学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研学路线设计和研学考核评估,尤其是课程开发和师资保障是两大难点。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必须注重内涵打造、载体构建、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围绕论坛主题,共进行了6个主题演讲。值得一提的是,该论坛还首次进行了研学行业上下游系统探讨,设置9个主题沙龙,每个主题沙龙由代表专家、中小学校、教育机构、旅行社、营地及互联网平台的从业者构成。此外,还有涉及科学、海洋、营地、国际游学、研学操作实践5大主题的分论坛落地实操。
与此同时,在本届论坛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组委会还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业规划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共同发布了2018《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报告》。通过对研学旅行市场的调研分析,报告提出在未来要更好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在市场拓展和营销、产品设计和建设、服务提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加以努力。
(责任编辑: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