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电子是音视频生产、呈现和应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支柱,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旨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软硬协同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视听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支柱产业。”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说,“建设现代视听电子体系,对于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在温晓君看来,《指导意见》以解决我国视听电子产业供需不匹配不平衡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视听电子产业应从高质量产品供给和应用侧场景再定义双向发力,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
提出产业发展中长期目标
视听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创新最为活跃、市场竞争最为充分的领域。我国视听电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三成。
“当前,受全球经济形势严峻、消费者购买力疲软等因素影响,全球视听电子市场普遍乏力,需要扩大内需,进行消费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历经60余年发展积累,取得了全球产销规模第一的历史成就,迎来了产品智能化、需求多元化、品质高端化的新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价值链中低端比重大、新型视听产品普及慢、供需不匹配不平衡、消费堵点卡点尚未有效破除等问题,需要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正因如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明确发展目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我国视听电子产业竞争新优势。
《指导意见》从技术创新、市场、企业主体、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到2027年,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创新能力优、产业韧性强、开放程度高、品牌影响大的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培育若干千亿级细分新市场。到2030年,我国视听电子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技术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把握产业生态主导权,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发展局面,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部署四项关键任务
为实现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具体部署了4项关键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引导产业有序布局。
温晓君对各项关键任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谈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基石。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在音视频高端芯片、音视频制作工具软件、3D图形引擎、操作系统等领域亟待突破。基于此,《指导意见》从核心元器件、视频技术、音频技术三个维度提出了需要突破的视听电子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重点。我国消费电子产品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拥有大量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但我国消费电子品牌龙头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与全球冠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尚未有营收突破万亿元的视听电子企业。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是提升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温晓君说,《指导意见》分类施策,提出持续提升龙头企业生态主导力、加快培育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核心。这既是经济发展的内生要求,也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举措。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疲软之时,更加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视听电子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建设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做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和先进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安全强韧的产业链供应链。
引导产业有序布局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的关键。构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平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打造车载视听、音视频制播、音视频采集、音响设备、数字文化视听、数字舞台视听、视听内容制作、商用显示产业、智慧生活视听等产业集群。(记者 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