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捷嘉物流有限公司进口的一集装箱冷冻猪肉,1月9日运抵天津东疆港区太平洋码头。随着桥吊有序落下,集装箱被稳稳装卸至运输车辆上,20分钟后车辆驶出码头,将货物运往公司位于北京的仓储场地。进口冻品“船边直提”模式,为进口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物流选择,企业通关几乎不需等待。
如今,天津口岸的海关监管作业越发便捷,外贸进出口货物效率不断提升。天津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二科科长胡国栋介绍,自2019年起,天津海关与天津港集团联手,在全国率先推出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企业进口提箱时间从1天至2天压缩至最短1.5小时;出口货物无须提前5天至7天送到港口,为企业节省出3天左右的出口生产时间。
在北京阳光阔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物流负责人张文扬看来,精准的运输管控与“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相关。船舶到港前,该公司就已通过平台办理了有关缴费及预约提箱手续,生成预约信息后,又通过平台预约了车辆。“在平台上,企业输入运输需求,很快就有车队来对接,货物和运力能够及时匹配。船舶到港后,可即时预约车辆,企业物流成本下降约10%。”
为让企业更好享受智慧港口的便利,2023年以来,天津海关持续建设集“智慧物流”“智慧管控”于一体的智慧口岸海关运行体系,并依托不断升级的关港集疏港平台、智慧管控平台,提升通关服务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其中,直提直装作业模式已在全国海运口岸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日前,中北汽车产业有限公司采用“抵港直装”模式申报出口的一批二手国产新能源汽车运抵天津港东疆码头,将装船出海运往欧洲市场。“天津海关加强关港协作,支持保障抵港直装便利开展,助力天津口岸出口二手车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出口数量、货值均创历史新高。”胡国栋说。
智慧口岸建设为服务外贸业务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便利。天津海关联合天津港集团共同打造的“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自2021年起服务应用于天津港口集疏运业务。该平台发挥互联网平台交互汇聚效应,通过实现港区内车、货、船的三维智能匹配,将海关通关与港口装卸作业进行智慧融合,打造港口与企业间集疏运作业“零等待”的智慧物流模式。
天津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李刚介绍,该平台通过融合海关、交通、港口、堆场、船代、车队等信息,为企业提供找车、找货、提箱、集港、结费、导航、车货追踪等服务,整个流程在平台中一目了然。2023年以来,平台陆续完善“重箱去、重箱回”的双重匹配模式,减少车辆空驶,开发出口货物“柔性配载”初步功能并开展码头试点测试,以科技手段提升港口外贸货物集疏运便利化水平。截至2023年年底,该平台已认证司机2.7万名、车辆2.3万辆,累计开展“双重匹配”应用11万自然箱,累计开展集疏运业务量超过690万箱。
立足天津港东疆港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求,天津海关还推动内贸船舶作业试点改革,构建覆盖港口作业全流程的“智慧管控平台”,对集装箱信息进行实时捕捉和自动识别,再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海关监管作业嵌入港口正常生产经营中,通过港口信息、实货数据与海关业务逻辑的交叉比对,依托数据和算法可对集装箱进行实时管控,推进内外贸同船运输等业务便利化。
2023年前11个月,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总量,累计完成2106万标箱,同比增长5.6%,增速位列全国主要港口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7位。(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