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流调员通过网络电话进行流调访谈。
深圳市疾控中心供图
为应对疫情的流调溯源和快速处置工作,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腾讯联合研发“深圳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系统”,并于近日投入使用。该系统融合了互联网智能电话、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一线流调员高效流转信息,提升响应速度。
每一例个案的流调处置,都是一场针对病毒的闪电阻击战。当一个“十混一”的初筛阳性样本被发现时,就有十组流调员同时展开电话流调,迅速掌握10个受检者的当前位置,通知社区等第一时间管控人员和场所。同时,采样队立即出发对可疑阳性人员重采样本进行复测。
在这一过程中,流调员通过“一手电话、一手拿笔;一边询问、一边记录”的方式,对每个有可能存在风险的个案、密切接触者,进行仔细问询,采集大量流调信息。每个流调员每天都需要将大量手写信息二次整理成电子文档。可以说,流调信息采集是疫情防控工作中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同时,流调员还经常遇到流调对象不接电话或挂断电话的状况,坚持不懈多次拨打电话成为工作常态。
针对流调信息采集工作的痛点,“深圳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系统”的使用,方便流调员通过电脑、耳麦进行流调访谈,解放双手,边访谈边记录。同时,为了使市民安心接听流调电话,系统呼出的电话统一标识为“深圳疾控中心”来电,以短信形式提醒市民安心接听电话,提升对流调工作的配合度。
与过去花大量时间整理手写信息相比,新系统还能自动化处理各种流调信息。腾讯健康把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流调访谈中,访谈内容自动生成文本,还能智能识别提取核心信息,自动填写流调表单。比如,当被流调人说出自己乘坐过深圳地铁5号线时,系统会自动显示5号线全部站点,流调人员只需要勾选相应站点,该信息就会自动填入表单。
流调访谈完成后,系统即可基于标准化模板,自动导出个案核心信息表、重点场所一览表、密接/次密一览表、初步流调报告,为后续的重点场所、人群的处置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全数字化的信息采集过程,大大提升了流调工作效率。
“深圳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系统”有两个“端”,一个是PC端WEB工作台,一个是移动端APP。流调工作员通过电话访谈,确定涉疫场所或人员后,可一键转现场处置。
现场流调处置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端APP实时接收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场所风险确认、卫生学调查、人员访谈、密接甄别等。同时,“采样队”实时收到采样任务,到达现场进行人员、物品、环境采样;而“终末消毒队”则按系统指定地点、指定时间,及时完成各个环节终末消毒。现场多方协作,两端实时协同之下,实现对疫情的快速处置。
上述所有现场信息,均通过移动端App进行上报,PC端可实时获取现场信息,进行研判、指导或信息补充。通过多端工作实时协同,减少线下信息传递不及时、碎片化信息整合效率低、信息传递有错漏的业务痛点,为流调工作提供顺畅的信息化“工作流”,助力流调工作扩面、加深、提速、闭环。记者 熊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