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 >

数字时代来了,你会学习么

时间:2023-02-27 15:50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是很多人童年记忆里的课堂。

  然今的课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目光远掷,未来的教育环境基础设施,或许可能是“万物互联,虚实结合”。

  作为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之一,“智慧教育发展评价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的时候,恰逢人工智能的话题甚嚣尘上。2月14日的下午,几乎每位站在演讲台上的嘉宾,都表达了与之相关的感触。

  有嘉宾提到,寒假前的一个周末,家里的孩子赶着写还没完成的作业,边写边对他说:“爸爸,如果有一个机器人帮我写作业该有多好。”

  现实中,智能聊天机器人不仅能写作业,还能绘画、编程、制订方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教育形态。智慧教育通过教育环境数字化、课程教学个性化、教育治理精准化,培养更加适应未来的人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说。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速度,迅猛到让人猝不及防,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智慧教育发展中被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在会议致辞中所说的那样,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教育,是应对时代之变、社会之变的战略选择。

  “本次大会旨在就如何建立契合数字化时代特点、适应智慧教育发展、引领智慧教育潮流的新型评价范式和评价体系,开展深入研究和探讨。”陈杰强调。

  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里,明确提出智慧教育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是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推进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可以让教育更具包容性、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陈杰表示,中国愿同各国、国际组织和有关专家一道,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框架下深化务实合作,共建学术研究网络,共享实践探索经验,共创良好发展生态,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携手开创人类智慧教育发展新篇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看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应当加快速度,智慧教育是其目标形态。智慧教育监测有助于显示数字技术教育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则有助于实现教育发展的公平和高质量,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是包含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源、办学条件、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等众多要素的复杂体系。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是对智慧教育发展进行客观量化评价以及比较分析的工具,是基于智慧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计算所得。

  据报告介绍,目前,智慧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环境、教学实施、教育治理、人才素养4个一级维度,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评价数字转型、网络与数据安全等12个二级维度,总计32个指标。

  从基础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接入互联网的学校已接近100%,七成以上教室已建成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端”两个层面的建设,已经给智慧教育打下了基础。中小学教师的数字素养也全面提升,混合式教学日益普及,教育治理的数据基础基本建立。

  然而,我国目前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服务能力仍需提高,智慧教育仍未形成深层次、常态化、全流程的应用与变革,全民数字素养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争先恐后投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进行了多轮次战略规划布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张民选认为,迭代前行是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显著特点,发展建设重点关键在于联通、内容和能力建设,应对数字变革造成的伦理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建议,要以平台优化为抓手,不断夯实智慧教育的数字基座,以深度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智慧教育的内涵发展,以数据驱动为引擎推动形成智慧教育“智”理能力,以全民素养提升为目标开创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格局。

  未来扑面而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技术应用的发展,也正在为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和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提供了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永凯在主旨报告中提到,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资源壁垒、区域封闭等问题都将被突破。现有的教育样态将会被深刻改变,极大促进教育发展,逐步形成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格局。

  “构建网络化、泛在化、个性化、终身化的高质量智慧教育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智慧教育评价的引领作用,整体革新教育理念,促进育人模式变革,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依法治教的智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他说。(记者 张渺)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