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 >

“双减”后学生如何过好暑假

时间:2022-07-12 14:29来源:中国教育报

  进入7月,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启暑假模式。

  如何度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对假期生活的安排能力。在“双减”后的第一个完整暑假,孩子们如何度过?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家长对孩子又有着哪些担忧和期待?

  围绕上述问题,近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调查,共有2131名家长参与。调查结果显示,43%的家长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暑期孩子的空闲时间更多;78%的家长和孩子为暑期生活制定了计划。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表示:“有目标、有可行性的假期安排,对孩子有序生活是非常有益的。近八成的家长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确实承担起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这正是家庭教育促进法所要求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已制定了计划,33%的家长表示,估计孩子不太能按照计划安排暑期学习和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计划能够得到孩子认可和高度执行?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表示,在制定暑期计划时,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注重沟通协商,明确假期的“主人”是孩子,避免越俎代庖,“假期中,孩子有惰性是很正常的,家长们可以通过设置奖励和惩罚,提高孩子执行计划的积极性”。

  孙云晓表示,比起非常细致的活动安排,好的假期计划要有导向性,“生活是变化着的,假期计划也应该留出余地和弹性,让孩子学会应对变化。计划不需要过于机械和严苛,要能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调查显示,尽管家长期待孩子通过假期体验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与学习、阅读和运动这3项最受重视的活动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假期睡眠、家务活动关注最少。

  “这个现象,和父母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孙云晓说,给孩子充足的睡眠是假期价值之一,做家务、学习做饭洗衣等,则是孩子利用暑期参与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独立课程,烹饪、整理收纳等成为必学内容。孙云晓表示,家长要抓住时机,锻炼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面对假日,不少家长也在调查中表示了担忧,如担心疏于学习会导致孩子被“弯道超车”、假期网络游戏沉迷等。

  对此,薛海平表示,尽管暑假是学生复习和预习的难得机会,但并不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期。“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他提示,不要被假期高强度学习的效果所迷惑,要重视假期放松孩子身心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孩子成长的后劲。

  对于网络游戏沉迷等问题,孙云晓建议,比起严防死守,“更智慧、更有效的方式是替代”。他表示,父母要在关注孩子兴趣和特点的基础上,用更有吸引力的安排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例如,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文学著作,观看经典影视剧就是一个有价值、吸引孩子的替代选择,“关键是要想办法唤起孩子内心的自觉”。

  与过去教育资源匮乏、假期活动单一、孩子是主要支配者的假期相比,薛海平认为,今天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呈现出重视规划、活动多样、家长和社会参与度高等特点,帮助孩子度过美好假期,在当前尤其需要警惕家长对暑假的“包办”,以及不良的暑假学习竞争和压力等问题,“让假期成为孩子享受的‘休闲充电站’,不要让假期变‘假’”。

  什么是理想的暑假?

  在孙云晓看来,假期生活最本质的特点和价值,是过一种与学校不同的生活。“不管是做家务劳动,还是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或者回老家寻根、做社会志愿者,孩子的生命力和潜能非常旺盛和强大,需要丰富多彩的体验。”孙云晓表示,让孩子在暑假这个宝贵的自由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体验,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家长表示,希望社会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孩子的假期体验。为少年儿童编织一个快乐、充实、安全的假期,依然需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网友留言

  @天空:对孩子来说,假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拓宽视野比学习更重要。

  @摇头娃娃:孩子放假,我们家长又不能放假,周边公共资源又不够,关在家里也不行,每到假期都发愁。

  @镜像:不管做什么计划,家长都不要“一言堂”,最好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和孩子协商制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12日第2版

  原标题:

  43%的家长认为今年暑期“留白”时间增多,考验假期安排能力——

  “双减”后学生如何过好暑假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