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做完操后返回教室。桥头小学校园周边是大片农田。
桥头小学教师唐思雨正在上课。
学生课堂上举手发言。
桥头小学教师晚上在给学生测量体温。
学校成立之初,有条件的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就读,如今每年都有家长希望将孩子从其他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转回来就读。13年时间,一所乡村小学的变化令人惊奇,这背后有教师的坚守与付出。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桥头小学进行了采访。
中学变小学,教师夫妻选择留下
桥头小学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道,学校周边是大片农田。作为江夏区最大的寄宿小学,桥头小学现有573名在校生,其中有450名为住读生,他们周五下午离校,周一早上返校。
该校前身是桥头中学,2008年改为小学后,能容纳600名学生的学校,但办学规模一度停滞在了280人左右,很多教室闲置了下来。
今年39岁的桥头小学留守儿童服务站站长邬丽,是13年前选择坚持留下的教师之一。邬丽曾就读于桥头中学,师范毕业后回母校担任英语教师。
当时,邬丽和同在学校任教的丈夫也想过离开。家乡的现状让两人最终选择了留下,“到哪里都是教书,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们”。
为了孩子老师放弃两次调动机会
王小珍因丈夫在江夏区工作,她放弃省内一所示范高中的教职,重新参加招考,成了桥头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有同学开出3万元的月薪邀请王小珍去工作,她虽然动摇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我自己来自农村,懂得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小娜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开学交上来的数学暑假作业上没有一个字。王小珍电话联系其父母,耐心给他们做工作,说服爷爷奶奶联手督促,小娜的成绩后来上升明显。
面对先后两次工作调动机会,王小珍找到上级领导,要求留下来。“大家都走了,这里的孩子怎么办?”讲到动情处,她潸然泪下。
记者在王小珍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张便笺,上面写了一句话:“王老师辛苦啦!吃个橘子休息下吧。”便笺上还画了一个笑脸。
这张便笺是王小珍班上的留守儿童小薇送来的,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个剥好的橘子。“每次看到这张便笺就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
是“坚守”老师,是“爱心妈妈”
进入桥头小学,最醒目的是学校教学楼楼顶上的“让孩子健康成长”7个大字。
桥头小学现有教师共30人。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推行“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制度。退休教师张开生此前一直分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他心里有本账:多年来,一批批“爱心妈妈”用自己的爱温暖着留守儿童。
11月9日晚上7时30分,孩子们熄灯就寝,27岁的唐思雨来到学生寝室逐床检查后,又在值班室多待了1小时,确认孩子们都已睡熟,这才回到宿舍开始备课。
唐思雨是小阳等3名孩子的“爱心妈妈”。小阳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次聊天中,唐思雨得知小阳的奶奶生病卧床,小阳周一上学时没吃早餐,唐思雨就动手为小阳做了一顿早餐。
“给我辅导作业,生病时带我去诊所,被人欺负了为我‘主持公道’……”聊起“唐妈妈”的好,小阳挠了挠头,咧嘴一笑,“‘唐妈妈’比妈妈还亲。”
孩子们在爱的包围中健康成长
2009年,武汉市鸿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红华为桥头小学捐资25万元。破旧的房舍经过翻新改造后,上课有了专业的音乐和艺术教室,学生宿舍加装了卫生间,孩子们也用上了直饮水……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得到改善。
桥头小学政教主任袁慧玲曾一度对如何治理校园乱扔垃圾的顽疾头疼不已。发现仅靠批评难以解决问题后,学校推出了流动红旗制度。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学校对表现突出的班级或者学生进行表扬,并现场授予流动红旗作为奖励。如今,一支支“捡垃圾小分队”活跃在校园,垃圾掉在地上不会再有人熟视无睹。
前不久,几个孩子在校外捡到几百元钱,立刻就交给了老师。校长谢小华很感慨,除了传授知识,学校通过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桥头小学已连续3年在江夏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位居村办小学第一名,今年4月升为街道中心小学。江夏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桥头小学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里,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为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文/记者史强 通讯员林建武 吴雪菲 图/记者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