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发布了《南山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10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作业统筹制度、优化作业设计、加强作业指导等针对性举措。其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在以往“以练促学”和抢占时间等思维的主导下,部分学校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近期,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相关部门推出了一套“组合拳”,作业管理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减”不是简单地“减”,更要实现提质增效。“增”当然不是加班加点,而是要苦练内功,力争在同样或更少的时间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触及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深层次问题。
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是由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组成的,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基于此,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研究,精益求精,对于作业的布置则相对不够重视,往往只是当成一种“规定动作”,有些教师不能自觉地思考作业的功能和意义。
殊不知,作业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后续和延伸,其本身具有反馈、诊断、矫正等评价功能。如果不能充分看到作业与教学、作业与学生的有机关联,而只是为了练而练,作业设计就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泥潭,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具体而言,作业的问题大抵可归结为量与质两个方面。有的量太大,有的质不行,或者兼而有之。一方面,我们要秉承精选精练、合理适量的基本原则,避免“题海战术”,尤其要减去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僵化作业。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作业管理的系统设计,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等,提升作业完成的效率与质量。“不同学生设不同难度作业”,便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尝试。
因材施教是个众所周知的教育原则。既然如此,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业也应该因人而异。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推行学生作业分级分类布置。提议虽好,落实起来却会触及各种问题,不仅直接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会让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不满”。
比如,有网友质疑,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会不会导致差的更差,好的更好?其实,这误解了作业分级分类布置的本意。试想,如果不管学生基础如何都布置同样的作业,看似“一视同仁”,实则不然。整齐划一的作业,有的学生可能“吃不了”,有的学生却“吃不饱”。“吃不了”的学生如果经常被作业“毒打”,其自信心自然会受到影响,一旦连学习的兴趣都丧失了,岂不悲哉?
当然,作业管理问题不只是“不同学生设不同难度作业”一项,南山区的《意见》就10个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除了书面作业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布置一些实践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素质作业”,倘若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善莫大焉。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胡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