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游戏企业是防沉迷工作的主体”,通知强调将以“固定时间、固定时段、固定时长”等具体措施,严格限制相关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网络游戏中华丽的游戏画面确实令许多人着迷甚至忘我,对于喜好新鲜刺激事物的未成年人有着极大吸引力。适当的网络游戏能让人们在高强度工作学习之余有所放松,但如果沉迷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不能及时回归现实生活,那么网络游戏也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小的危害。从这一角度而言,国家层面政策的出台正当其时,是积极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主动防范网络游戏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有增无减,沉迷游戏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越发不容忽视。2019年,相关部门就曾设立“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为深入推进防沉迷工作打下基础。然而有些游戏企业在履行主体责任时仍然存在“真利益、假防范”的现象。此次《通知》中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不仅是对防沉迷工作的有力推进,而且是对近年来网络游戏引发现实案例及相关诉求的一次响亮回应。
对于每个未成年人而言,如何合理分配自身精力、平衡学习生活时间、开发自身兴趣等都是需要探索的重要人生课题。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未成年人探索发掘多元兴趣点、培养打磨独立自主能力的时间。应当认识到,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有旺盛精力和行动力都是年轻群体的优势,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多元选择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严格限制网络游戏时长有助于未成年人群体发现现实生活的鲜活多彩,帮助其跳脱虚拟的“游戏空间”。
事实上,开展防沉迷工作并不是要剥夺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权利,而是要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限制游戏时长”,是希望促使未成年人这个群体向更宽广的兴趣爱好空间“转向”,这或许更有助于他们激发自身兴趣与潜能,拓宽自己的人生道路与选择。
从“双减政策”到防沉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关部门出台种种措施的初衷都是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正如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限制和约束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隔来自各方的压力或诱惑,但广大家长与老师也需积极提供教育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把握学习、娱乐及日常生活的平衡点。社会各方也应积极履行相应职责,积极沟通协调、探索多元解决途径,努力形成“社会合力”,更好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作者:陈之琪,系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