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 >

“一头冷”的校企合作,何时变“两头热”

时间:2021-03-10 09:44来源:工人日报

       相对于在市场上真枪实弹竞争的企业,职业院校的反应总是慢一拍;企业的市场需求没有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校……一直以来,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层次低的现状让我国职业教育的底座始终不够牢固。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建议:职业教育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想方设法让熟悉市场的企业尽快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光电集团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中国兵器首席技师梁兵把《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重重地划下了横线。“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也是我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

       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人才的学校和使用人才的企业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支点。但一直以来,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层次低的现状让我国职业教育的底座始终不够牢固。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建议:职业教育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想方设法让熟悉市场的企业尽快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市场要什么 企业最敏感

       “我最初学铣工,是因为公司缺这个工种。”梁兵代表是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原有自办技校的毕业生,据他回忆,当时给铣工班授课的都是企业里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授课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让他一参加工作就很快适应了产线的节奏与要求。

       说起自己曾就读过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员邹彬很是自豪。这所隶属于中建五局的中专院校将实训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既向建筑行业输出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还成为辐射全国的竞赛基地,培养出包括邹彬在内的多位技能人才。

       遗憾的是,随着国企改革,越来越多的技校与企业剥离。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首席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郭锐发现,独立为职业院校后,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步伐渐渐变得不一致了,“面对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要花很长时间设置专业、制定招生简章,再过几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可能企业已经用不上了”。

       相对于在市场上真枪实弹竞争的企业,职业院校的反应总是慢一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深有感触。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发达,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频率和生产自动化进程较快,“有时候职教生刚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被机器人取代了”。

       即使是延续多年的传统制造专业,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往往也无法满足企业实际。梁兵代表以数控专业举例说,在光电行业,数控加工对精度要求很高,但学校教学只以基础大纲为准,“这就导致新招来的年轻人必须再培训一到两年才能独立上岗”。

       如何让企业把市场需求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校,郭锐代表建议,应该由政府牵头联系双方,预判3年至5年后的人才需求方向,企业进而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或培训订单,让毕业生有地方就业、能快速上岗。

大师进校园 一年最多五六次

       这几年,为了推动产教融合,以梁兵代表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合作,大师进校园成为现实。据他介绍,自己与工作室成员会不定期到学校,“主要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参加各级别技能大赛的学生”。

       梁兵代表坦承,由于他自身工作非常繁忙,一年里能去学校授课的机会最多不过五六次,“感觉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

       郭锐代表的大师工作室同时与青岛多家职业院校有联系。据他观察,能被职业院校请进去的多是名气大、有声望的大师或工匠,“实际上在我的同事中,基本功扎实的技术人员很多,如果能够让这些企业员工以‘特聘教师’的身份定期到学校授课,特别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动态和未来人才需求,将对他们的教学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表示,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这与人才培养追求的社会效益有天然鸿沟。简单的就业、用人等层面的合作难以激发起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尤其对民营企业来说,‘挖’一个人比培养一个人容易得多”。

       作为来自企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奥克控股集团股份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建民特别提到校企合作的“安全”问题。学生到企业实习的人身安全,企业精密、高价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涉及生产机密的图纸、配方等信息安全,“每一样都是拦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路上的一只小老虎”。

       调研时,梁兵代表曾去河南一所职业院校参观。为给学生创造实操条件,学校购买了20多台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梁兵代表得知实操车间里一半是职工一半是学生,实习中的好苗子还会提前被企业签下,他不禁为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眼前一亮,“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少了”。

让校企成为利益共同体

       在代表委员看来,增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是破解校企合作始终处于中低层次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相关政策出台和落实。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首先应支持肩负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重新举办技工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四川省人社厅一级巡视员张力建议,一方面将现有国企独立所办学校纳入公办院校序列,进行事业法人登记,享受与其他职业教育学校一样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企业采取共同投资方式设立股份制、混合制技工院校。

       针对国企办校资金缺口问题,张力委员提到,可以将举办技工院校的国有企业缴纳的教育附加费按办学地公办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根据其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返还企业,以此作为经费来源用于技工院校发展建设。

       在朱建民委员看来,想要实现深层次产教融合,企业与学校必须首先在资本层面融为一体,“只有成为利益共同体,双方才能真的做到劲儿往一处使。”此外,朱建民还强调,政府除了给予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以政策、税收方面的支持外,还要增强企业在合作中的话语权。“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直面市场的,让紧随市场的企业对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有更多影响力,一定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

       梁兵代表告诉记者,实际生产中,一种叫“多功能数控机床调整工”的工种一直处于用工短缺状态。1+X证书制度试点开始后,梁兵与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一起制定了这一工种的行业标准供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参考和使用。事实证明,如此培养出的职业院校学生不仅能通过技能考试获得等级证书,上岗后企业也能用得更“顺手”。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