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 今日,教育部举办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的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通过创新教材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教材“五大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新的教材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初步确立。“教育部对部内五个司局的教材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成立教材局,牵头负责教材建设和管理,承担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教育部相关司局根据教材工作的总体安排,负责相应学段、学科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在职责范围内与教材局形成工作合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明确教材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教材建设和管理职责。目前已有近一半的省级教育部门成立专门教材工作机构。”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建立健全全流程把关机制,全面加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审核,把好教材编写关和审核关、选用使用关,“拧紧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学生书包的安全阀”。
“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出版单位等多方投入的教材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教材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加强教材队伍建设。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高水平学科专业等,培养造就高水平教材编审研团队和骨干力量。教材建设的基础支撑持续加强。分学科专业建立国家课程教材编审专家库,已入库编写专家5000多名、审核专家3000多名,为国家重点教材建设提供了稳定人才支撑。
田慧生表示,“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扭转了教材建设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基础薄弱的局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高等教育类教材近10万种。“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