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 >

大学生会创敢闯,创新项目从赛场到市场

时间:2020-11-27 09:56来源: 人民日报

       参赛项目瞄准航空航天、量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前沿趋势;创办6年来,国际参赛项目数量大幅提高;一批市场潜力广阔的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日前,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广州落下帷幕。大赛推动高校双创教育不断深化,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驱动。

       “密封箱里的甲醛浓度是0.275ppm(ppm为浓度单位,即每百万个干空气气体分子中所含该种气体分子数),现在我们把除醛瓷放进去,请大家看会有什么变化……”

       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馆,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场上,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生陈子丰当场展示实验。

       11月2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州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国家部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参加,最终683个项目脱颖而出,在总决赛舞台上一展风采。

       产生金奖159项,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高

       本届大赛中,体现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量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前沿趋势和最新成果的高精尖项目大批涌现,一些甚至已闯入创新“无人区”。一个个创意十足又前景广阔的项目,展现了大学生不俗的创新实力。

       18日下午举行的高教主赛道三强争夺赛竞争十分激烈,选手们展现出的创新实力,让现场评委惊叹。连续两届大赛总决赛评委、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高级投资主管徐登峰说,“进入三强争夺赛的33个项目,都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高的项目,不少项目甚至达到了前沿水平。”

       赛场上硬碰硬,凭实力分高下。最终,北京理工大学的“星网测通”项目获得本届大赛冠军,清华大学的“高能效工业边缘AI芯片及应用”等两个项目获得亚军,俄罗斯莫斯科航空航天大学的“莫航喷气背包”等3个项目获得季军。此外,大赛共产生金奖159项。

       卫星互联网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本届大赛冠军项目“星网测通”,是针对卫星互联网现有产品测量方面的痛点发明的系列测量仪,瞄准解决制约我国通信卫星发展的重大问题。

       该项目主持人、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者宋哲说:“我们做研究的梦想,就是守护我国发射的卫星。”

       国际参赛项目从17个增加到3291个

       本次大赛设置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

       在大赛总决赛高教主赛道参赛项目路演上,国际选手乔治通过大屏幕,向评委推介了德国慕尼黑大学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牙科手术辅助系统,希望通过研发牙科手术AI机器人、搭建云平台,来缓解人工植牙手术成本高等问题。

       大赛赛场上,乔治这样的国际选手并不少见。从创办于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起步,经过6年发展,大赛不仅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平台,更成为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盛会。6年来,大赛共吸引377万个团队的1578万名大学生参赛。

       2017年,第三届大赛首次开辟国际赛道,当时只有来自9个国家的17个项目参赛。本届大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原国际赛道并入高教主赛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一场创新创业“云”盛会。今年,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58所学校的国际选手,带来了3291个项目。

       比如,剑桥大学的参赛项目“RoboX”,开发出一款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X Operating System”,探索解决当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可以让机器人更加自如地应对未知情况。

       从17到3291,国际参赛项目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越来越多海外高校大学生了解大赛、认可大赛,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大学生双创平台正在形成。

       今年入围金奖争夺赛的国际项目数量也创历史新高,最终共40个国际项目获得金奖。

       除了主体赛事以外,“智创未来”全球创新创业成果展、“智绘未来”世界湾区高等教育论坛、“智联未来”全球独角兽企业尖峰论坛等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共同搭建起一个全球性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搭建平台,推动项目从实验室走向转化应用

       通过大赛搭建的平台,越来越多创新成果走出了校园。据了解,南昌大学的“气炭创循——酿酒废弃物微波气化高效处理装备创造者”项目,依托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已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大赛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推动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项目从“赛场”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大赛上,一些技术壁垒高、商业模式成熟、市场转化率高的项目,获得了产业应用领域投资方的青睐。

       11月19日,总决赛的热度还未散去,一场“智投未来”资源对接会又紧锣密鼓地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认为,资源对接会搭建了集投融资、落地、合作于一体的资源对接平台,既为大学生创业者汇聚了优质资源,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大赛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万众创新的强大引擎、凸显双创教育成效的闪亮招牌。

       据了解,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有一大批集成电路、无人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转化应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被孵化。据统计,前5届参赛项目中赛后成立了公司的,近90%是赛后第一年成立,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完成融资。

       大赛在大学生中营造的双创氛围、成果转化带来的巨大效益,也推动高校双创教育不断深化。

       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说,“要通过这样的改革、创新、变革,让‘我敢闯、我会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一种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