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玉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当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聚集、基础研究厚实等独特优势,努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在服务国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担当重要责任。
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创新人才支撑不足,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基础研究在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科固化且划分过细,学科布局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高校科研力量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联动;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过度依赖或不当使用学术评价成果,大同行评议难以客观公正等。这些都是制约高校提升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瓶颈问题。
为此,必须对症下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气,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下好“先手棋”,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力度,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建议,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握基础研究这个“总机关”。建议尊重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鼓励自由探索和加强自主科研布局,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领域的前瞻布局。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从事基础研究。
二是用好学科交融这个“催化剂”。在新的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态势下,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单学科内部循环的科研组织方式已不再适合对重大问题的研究。为此,建议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系统调整高校学科布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组建国家级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布局一批体量容量更大、综合集成性更强的国家实验室,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取得突破。
三是激发协同创新这个“动力源”。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高校内部人才、学科、科研的协同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等的协同,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为此,建议进一步研究破解政策制度障碍,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优化研究资源配置,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特别要找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着力点,完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共同参与攻关的积极性。
四是改进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评价导向至关重要,当前评价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在科技评价上,建议加快推进分类评价,基础研究领域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重在市场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探索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避免唯论文、唯专利、唯项目等片面量化评价,鼓励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树立把研究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真正担当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时代重任。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3日 06版)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