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 >

北京话“日渐式微”?北京探索开课"拯救"老北京话

时间:2016-06-01 10:06来源:新京报
    昨日上午,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同时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下称《报告》)。据了解,北京版报告将于9月正式出版发行,北京还将探索通过校本课程,保护和传承老北京话。
  报告包括北京核心城区地名文化资源、北京市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话历史文献资源以及若干方面的语言实态调查报告等七项内容。在专题篇中,将专门报告北京市中小学生对北京话认知和使用的情况,北京市小学生家庭语言规划状况等。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贺宏志介绍,报告中还将公布208项北京市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传说类、文字类、曲艺类等多种类型,“老北京商业叫卖、老北京话古诗文吟诵、京西‘蹦蹦戏’等都在其中。”
  记者搜索发现,老北京叫卖在明代已有记载,到晚清和民国发展至鼎盛时期,五行八作积累了众多的叫卖调。例如卖包子的叫卖词有“咧 包儿咧 咧 包儿得了热地咧,一个劲咧,这包儿热的咧,发面的包儿要热咧”;卖西瓜的会叫卖着“这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来,远瞧瓤儿啦近瞧块来,沙着你的口儿甜来,这两个大来”。专家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个体商贩的吸收和改造,老北京叫卖很快趋于绝迹。
  目前,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尚未面世,贺宏志透露:“6月前将做最后的审定。”
  ■ 追访
  北京话“日渐式微” 将开通语言博物馆
  电影《老炮儿》上映时,曾掀起了一阵老北京话“科普风”。电影里的一些台词,有些北京人说,如果不提,很难想起还有这个词儿。昨天,新京报记者从网上随机查询了十多个老北京话,分别问了一名90后北京人和一名60后北京人。“60后”对这十多个老北京话都很熟悉,能说出具体意思,以及不同场合使用的情况。然而记者询问“90后”时,其对1/3的词汇不太熟悉,比如“玩蝎了虎子、翻扯”等,她还称自己和朋友都没说过这些词儿。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贺宏志也表示,中学生中间“北京话”变得日渐式微,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北京人口构成方面看,真正的老北京人比例下降,“新北京人”越来越多;同时,普通话本就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北京话受到普通话的冲击力比较大。
  近年来,北京加大了保护传统语言文化、传承老北京话的力度。据贺宏志介绍,北京将探索通过地方校本课程,以及有组织地举行北京话语言艺术形式的校园活动等,这些计划将列入“北京市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当中。根据公开资料,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教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贺宏志还透露,年底将在“北京语言文字网”开通全国首个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届时,老北京商业叫卖资源、皇家园林楹联牌匾资源等有声的、文字的都将被做成3D效果,向市民展示。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