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罗争光、潘祺
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的利民颐养院,是一家有着200张养老床位、80张普通住院床位的医养一体型民营养老机构,开业一年时间,陆续迎来了70多位老人入住,另有数十位“候鸟”老人长期预订床位不定期前来调养。阳光下,老人们在院内练习健身操、学健身气功、接受中医理疗,怡然自得。
两年多前,这里却是一片萧条:当时,这是一家民营医院,因为缺少患者等原因已经停止运转多年,大楼内空空荡荡,十分冷清。
“我们的投资人将这家民营医院买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发展方向。”利民颐养院院长赵汉池说,“继续做医院,已经证明是一条死路。但是这么好的医疗条件也不能浪费了。经过慎重考察研究,最后决定改建成一所集养老、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养老机构。”
一头是优质的医疗设施和资源,一头是大量有着医疗和康复需求的老年人,将医院改建成主攻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一下子找准了市场的脉搏,濒死的医院也“起死回生”。
医养结合是指既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也包括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等的养老服务,有着广泛需求。
与利民颐养院的前身面临同样困境的中小型医院,在大庆市并不少见。面对这些闲置甚至陷入困境的医疗资源,转变思路就能找到出路。
本着这样的思路,大庆市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着力打造“先治后养、医养结合、兼顾康复、全程照料”的养、护、医、康一体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新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部分医院利用闲置医疗资源,转型成具有专科特色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例如,大庆市庆新老年护理院突出全程无陪照料服务特色,主要收住因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后遗症期长期卧床、植物人状态、临终状态的老年人;大庆市萨尔图区医养康复中心主要收住肿瘤终末期的老年人;大庆市仁爱养老院主要解决患有尿毒症老年人的医疗照料问题……
如今,大庆市已建成10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床位1563张。同时,还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了医疗定点范畴,让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不只是大庆,在黑龙江省其他地区,这样的探索同样在开展。
哈尔滨市海员爱心护理护养院的主办机构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原本也是一家“吃不饱”的地方医院,一度因为市场竞争和医疗改革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十多年前,医院在探索中发现很多老年人久病卧床,医院不能长期收治,家庭照顾不起,普通养老院困于无医疗能力接收,该院就开始整合内部闲置资源,成立老年关怀病房,并于2008年成立了专门的爱心护理护养院,走上了医养结合的发展道路。
“现在我们护养院有312张床位,入住率79.7%。”该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35岁以下青年占职工总数的80%,全部都是医护专业技术人员。”
成功的经验很快在市场上形成辐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百草养生院,从兴建之初就锁定了医养结合的方向,采取“医疗+中医养生+养老”的模式运营,2016年年底正式营业,半年多时间,已建成的200多张床位入住率已达87%。
为推动医养结合,黑龙江省近年来出台了《关于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政策性文件、法规。同时,大力推进医疗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
目前,黑龙江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90%内设了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90%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通绿色通道,全省养老机构“护养型”养老床位达到5.3万张,医院领办的“医护型”养老床位达到3.2万张,医养结合床位数接近总数的35%。
“将闲置的医疗资源和大量有医疗康复需要的养老需求相对接,盘活了资源,弥补了养老供给不足,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肯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衔接,更好地破解失能半失能及医疗康复老人养老的供需矛盾,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魏峰说。
(责任编辑: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