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男(资料图)
随着这位朝鲜“王子”的离世,国外国内舆论场从昨天晚上便开始出现诸多猜测和分析。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金正男被毒杀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而且当时金正男本人即将登机。因此,按照一般的逻辑,这一事件不光是事发突发,更是事发蹊跷!
在一般刑事侦查中,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很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情杀;二是谋财;三是仇杀。报道称,在事发现场,身份不明人员对受害人犯罪以后而逃窜。换句话说,金正男的死是由上述某一原因导致的他杀或者更有其他的原因。舆论现在关注的焦点则是,是谁杀了金正男。
对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分析评论,不妨暂时放一放,这样先入为主的判断容易造成事实不清,误导舆论,制造矛盾,转移焦点的结果。姑且不论金正男到底是被谁杀掉的,都需要当地警方和权威机构发布信息以后进行断定。在朝鲜半岛形势异常敏感的当下,不管是舆论,还是学界都需要慎之又慎,首先是这件事情发生的时机本身就非常敏感;二是这件事情涉及到朝鲜内部政治;其三,处理不当很可能延烧到外交领域,升级为外交纷争。
为此,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件事情发生的背后,都存在哪些敏感和复杂的背景。
第一,金正男长期流亡海外本身就已经说明他在政治上被判了死刑。90年代以来,金正男一直是其父金正日努力培养的政治接班人之一,然而金正男的政治敏感性的欠缺以及缺少有力政治监护人的原因,最终在接班人序列中被排除,从而浪荡海外过起了流亡生活。虽然远离朝鲜政治,但在很长一段人身安全也好,物质生活也好均没有任何困难。根据有关资料,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金正男自幼受到姑姑金敬姬和姑父张成泽的照顾和庇护,而且金正日在世期间,这一做法也是被默许的。据悉,金正日去世以后,金正男还曾经秘密返回平壤,说明即便当时还是有一定政治活动空间的。2013年张成泽被问责死亡以后,金正男的政治处境出现逆转。由于其国内政治支持力量的崩盘,他便无法及时了解国内政治动态。
第二,金正男的政治理念不符合朝鲜最高领导人的主政思想。当今朝鲜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是主体思想,这是金日成在上世纪权力竞争过程中以及和苏中关系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治国思想,目的是确保朝鲜的独立地位和金日成个人在党内的绝对权威。据悉,2010年金正男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曾经明确反对家族世袭。此外,他甚至公开谈论朝鲜像中国那样改革开放的可能。这些政治性发言在朝鲜国内都是不被允许的,何况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子女。
第三,朝鲜最高领导人基本掌控了朝鲜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全局,其权力必然会延伸到海外涉及朝鲜事务的一切领域。2011年12月,当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视察途中突发疾病不治而亡,其子金正恩按照既定的接班程序成为朝鲜第三代最高领导人,这是金正日生前传出脑血栓疾病以后在2009年就安排的政治接班人,在两年的期间内,金正恩不仅了解了权力的运作,更是学会了如何驾驭权力。从2012年开始的短短几年时间内,金正恩通过“过山车政治”迅速摆平了诸多元老人物,独自掌握了最高权力。为了巩固领袖的地位,金正恩采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措施强化统治秩序。同时,还对海外的反朝活动也加大了监控和反制力度。不仅是金正男,金正日的同父异母兄弟金平日也长期派驻海外大使馆,并受到严密监视,除了极少的重大政治活动,基本不会返回朝鲜国内。
第四,暗杀不仅是朝鲜,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政治外交事务中采取的极端不人道的手段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朝鲜就已经开展了很多轰动性的暗杀活动。1968年,朝鲜派出敢死队偷袭青瓦台企图暗杀总统朴正熙。1974年,在日朝鲜人文世光企图暗杀朴正熙,结果朴槿惠之母当场死亡。1983年,朝鲜特工在缅甸昂山墓地制造了暗杀韩国总统全斗焕的仰光事件,导致一名副总理和数名部长当场死亡。1987年,朝鲜两名特工炸毁大韩航空客机导致100多人全部遇难。即便在朝鲜国内,一些政治人物死亡也引起诸多猜测,像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部长李济刚(2010)和统一战线部部长金养建(2015)都是死于意外交通事故。不过,这些交通事故并没有被证实是出于政治目的。
第五,金正男也是韩国保安机构关注跟踪的重要政治目标。远在马来西亚的金正男出事以后,韩国媒体能够迅速捕捉到有关信息这一事实说明在今天的对朝情报工作上,韩国政府的力度是非常大的。韩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朝鲜国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通过中国国内的情报力量和活跃在国外的组织机构对涉及朝鲜大大小小的业务进行认真甄别,虽然是猜测,起码金正男的动向和移动路线基本上应该在韩国情报机构的掌控之中,甚至于在朝鲜政府的视线之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金正男本人一直比较高调,据传经常出入一些公共场所,其行踪很容易被捕获。因此,韩方很可能掌握大量机密信息。不管金正男是怎么死的,死于何人之手,这将间接对韩国大选造成一些影响。在这次意外事故中,韩国当局的后续动作也是值得关注的。
通过上述背景的回顾,金正男的意外死亡或许不简单,然而,进一步调查事实真相需要时间和耐心,也许不知等多久。作为围观者,在没有任何铁证之前,都不应让“流言”满天飞,流言成为谣言和诽谤以后很可能就会成为扰动地区国际关系的不利因素。(梁立昌 山东大学中韩关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