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滚动 >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时间:2023-09-11 13:28来源:西安新闻网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与传统文化产生深度交融,文化需求愈加旺盛。博古以通今,博物以察世。文物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痕迹,让抽象、模糊的历史变得生动具体,也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知来处,明去处。为焕活文物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凤凰网陕西与华山论剑西凤酒联合推出大型文化栏目《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博物中国》,栏目以中国精神为指引,以中华文化为主脉,以国宝级文物为切入口,紧扣社会热点与痛点,探寻文物内涵与时代发展背后的内在交联,一经播出就掀起了各圈层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跨平台总曝光量破亿,最大化释放和共享品牌势能。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名家加盟 解构文化空间

  本季栏目邀请8位文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嘉宾加盟,打破严肃学术的叙事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数历史风云,穿插趣味故事,通过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全方位解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权威观点强势吸睛。

  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老师郭继承谈到秦国的发家史、奋斗史,感叹于秦人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联系到当今实际,口出金句:“今天的年轻人,创业也好,苦难也好,没有人希望非得要苦难。但是苦难它是现实,苦难如果转变成我们人生的营养,就像秦国的成长史、发家史一样,这是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怀与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谈到名碑《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时,为观众娓娓道来“萧翼赚兰亭”的故事;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结合自己三次行走丝路的经历,用多个旅途见闻串联起对丝路的理解,他讲述亲身参与位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陕西村”的婚俗、民俗见闻,感叹于西行途中,“沙漠之舟”骆驼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礼赞;联合国艺术家库成员、中国丝绸艺术设计师范燕燕在“东方美学”主题下,讲述了她在丝巾创作时“涮笔水”的故事,用“妙手偶得”的颜色,展现女皇极其复杂的一生。

  此外,还有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竑,半坡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锋钧,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部长田继伟,用严谨的专业态度、渊博的知识覆盖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博知识体验。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文博叙事 捕捉中国味道

  “从废品收购站捡回的何尊,从此有了‘中国’”

  “字如其人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脉星河中最灿烂的星星”

  “丝绸之路是地球的‘钻石链’”

  “唐人好色,是会用色、想用色、追逐色”……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栏目以国宝级文物为载体,设置高关注议题,覆盖精准圈层。首期《镕古铸今 中国精神》以“国之重器”青铜为载体,探讨其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第二期《石墨镌华 千年文脉》以享誉全球的名碑名刻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书法的千年演变,赓续文脉传承;2023年,在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国—中亚峰会”举办之际,顺势推出《万里通途 丝路交融》,跨越两千多年,展开张骞凿空之旅与现代“一带一路”往来的友好对话;收官之际,围绕中国传统用色艺术,推出《意韵之境 东方美学》,传递东方美学的意境与气韵,展现大国气度与文化自信。栏目通过文化赋能,持续探索“文物+品牌”的叙事逻辑,敏锐捕捉中国味道。

  多元传播 传递核心价值

  本季栏目创新传播方式,在进行IP塑造、内容曝光过程中,展现出三大创新之处。其一,进行话题“趣味”分解,碎片化社交传播,以互动性、多元化、整合力占领私域流量,引发情感共鸣;其二,“凤凰视频+腾讯视频”专业视频平台双向联动,同时面向大众开放评论、弹幕,激发个性化思考与讨论,使大众“参与”到栏目传播中来,精准渗透各个圈层,实现用户的同频共振;其三,构建全方位撒网式传播矩阵,占领用户视觉制高点,打通“地域与行业”双通道,实现凤凰网全国地方站及中省市媒体、垂直类媒体的联动推广,吸引多元关注力,全面展现华语表达群像。

  截至目前,栏目全平台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创下首季曝光量破亿的佳绩,引燃全球华人文化自豪感,彰显文化态度,形成巨大声量和影响力,为品牌聚力赋能。

  情感共振 展现文化自信

  栏目在智能化、社交化媒介环境下,以物及人,以古说今,解读千百年壮阔激荡的历史,唤醒集体文化记忆,触发民族情感认同。在栏目制作和呈现过程中,还使用了叙事白描的创作手法凸显人情味,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倾向和情感共鸣。

  栏目做出了两组反差:严肃的文物历史与有趣的故事反差、学术性专家与轻松灵活语言风格的反差,并且通过简洁的文字叙述,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让文物变得有血有肉,让历史在大众视野中跳跃起来,充满了人文主义,有效地利用了智媒时代媒介技术的演进,让中国故事和东方美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认知”到“国家认知”的转化。

  这一季,《博物中国》通过细腻的叙事视角践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历史使命。在文化赋能下,栏目“讲文化又不止讲文化”,直接触达时代核心命题,持续探索“文化——品牌——时代”的叙事逻辑,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从秦岭走来》,将于近期推出,敬请关注!(张睿)

(责任编辑:吴楠楠)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