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 >

双碳风口来临 沪市主板公司践行ESG转型

时间:2021-09-28 09:41来源:中国证券报

  一场关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转型的变革正在资本市场上演。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国民经济传统支柱型行业集中的沪市主板,行业积极节能减排,部分行业初步探索出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规划和发力点。

  践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ESG正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评估企业综合水平的关键标准。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双碳目标下,沪市主板行业积极转型,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传统“两高”行业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在重要行业中,化工行业改进生产工艺,探索低碳生产方式,电力行业持续增加清洁能源发电量,减少“两高”产能。如万华化学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蒸汽回收率、降低蒸汽损耗率,从而削减了二氧化碳的间接排放;华能国际持续强化碳排放统一专业化管理,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及存量火电节能降碳情况,测算并下达单位电量(含火电及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考核目标,确保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清洁发电水平。

  传统“两高”行业,即高污染和高耗能产业,持续探索减碳发展。其中,煤炭采掘行业龙头公司中国神华探索碳捕集技术研究与应用。上半年,其子公司锦界能源15万吨/年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投运,为我国燃煤电站推进实现“近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

  这只是转型第一步。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不同行业在ESG转型之路上的发力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技术支撑将成为石油化工行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南钢股份董秘唐睿表示,钢铁企业在ESG转型过程中首先是完成国家对超低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接下来,钢铁企业要把握住ESG转型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变革、技术革命、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等机遇,引领传统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

  ESG转型投入构建“护城河”

  随着ESG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上市公司不断加大ESG转型投入,并把绿色低碳作为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环保行业业绩为观察角度,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沪市主板环保行业近30家公司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5%。其中,2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1家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专家表示,正是因为企业层面重视环境治理、增加环保投入,环保行业才能业绩向好。

  “我们对ESG转型投入与研发投入同等对待,均列入公司年度投资预算。”唐睿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ESG转型投入有助于塑造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国内外客户理解并支持公司的ESG转型投入,优先选择我们的‘责任产品’,这将会为公司带来可持续回报。”

  “低碳冶金是公司以及钢铁行业在生存和发展中的必经之路,相关投入是未来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石,对公司经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宝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说。不过,部分上市公司在ESG转型途中投入较大人力、财力,导致短期业绩承压。市场人士认为,从长远看,此举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利于形成行业竞争优势,逐步构建“护城河”。

  与此同时,双碳是一个长期战略目标,需稳步进行。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强调,“我们不搞运动式碳减排,中国石化自身的双碳目标综合考虑了公司短期效益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推进过程中将因企制宜、循序渐进,我们将掌握好转型发展和经营效益的平衡。”

  华宝基金总经理黄小薏表示,注重ESG全方位发展的企业,长期来看,一定能够获得优良财务回报,经济指标优异。如果是上市公司,这些财务回报能够传导至股价,为投资人创造较好收益。这在理论及实证层面均得到了验证。

  持续完善ESG信息披露指引

  数据显示,2020年,600余家沪市公司、450余家深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而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4000家,这一披露比例还有提升空间。

  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近日表示,证监会研究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果。ESG信息披露既要积极也要慎重,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稳妥推进。

  目前ESG信息披露和ESG评价体系中还存在一些有待市场讨论的“难点、痛点”。

  宝钢股份相关负责人称,ESG相关信息披露可能涉及较多环保、碳排等数据,要平衡好信息披露与企业经营安全的关系。如果披露要求过于详细具体,可能暴露企业商业机密,从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此外,对于有多个生产基地的央企,一些环保排放指标需统一披露标准。

  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国际市场已形成多个比较成熟、通用的ESG披露标准和影响较大的评级体系,但披露标准和评级指标基本遵循欧美市场的原则和标准进行设置,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尚缺少差异化指标设定,这种情形给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ESG评级带来非常大的挑战。该负责人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联合境内资本市场参与者推动建设形成适应我国国情且为国际投资者认可的ESG披露标准和评价体系,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ESG管理和绩效表现。(黄一灵)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