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树超
一边是新基金发行日益回暖,渐入佳境;一边是“迷你基金”扎堆儿,面临越来越多的清盘压力。然而,在小规模基金的压力下,不少基金公司打响了“护壳战”:今年已有18家公募旗下40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通过修改主动清盘条款或公告持续运作,以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
公募打响“护壳战”
40只基金修改清盘合同或公告持续运作
近日,富荣基金公告称,为提高基金资产的运作效率,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富荣基金依据基金法、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和基金合同有关规定,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富荣福康混合型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基金持续运作的有关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市场情况,决定采取相关基金持续运作的措施以及确定基金持续运作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
除富荣福康混合外,今年还有西部利得新享、前海联合泰瑞纯债、兴业中短债等发布了提请基金持续运作的议案;另外,鹏华尊享6个月、中银泰享定期开放、海富通恒丰等也修改了基金合同的终止条款,删除了迷你基金自动清盘,“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等相关约定。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家公募旗下的40只基金,以召开持有人大会形式,修改了基金合同的终止条款或提请持续运作。其中,兴业基金旗下相关产品最多,达到9只;中银基金为7只,居于次席;南方、九泰基金分别为5只、3只,浦银安盛、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旗下也各有2只产品。
“持有人大会就是因为触发了合同终止条件才召开的,各家公募也会看具体产品的情况去处理:如果基金可以满足持续运作条件,基金公司当然希望尽量留住产品和客户。”上海一位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沪上一家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也表示,由于基金清盘可能会涉及到基金公司的声誉,只要还可以想办法继续运作,公募一般不会轻易选择清盘;另一方面,即便是现在已经沦为“迷你基金”,但公募也投入了很多资源,比如基金申报和批复、基金发行、持续营销、基金管理和运营等。“迷你基金主动清盘条款并不利于公司资源的有效利用,修改这一条款将为迷你基金处置提供更多选择。”
近7成为纯债基金
委外产品面临处置难题
从各家公募修改基金终止条款或提请持续运作的产品类型看,中长期纯债数量最多,达到26只,占比68.42%;权益类基金10只,短债基金、二级债基也各有1只。
“上述中长期纯债基金多数是银行系公募的委外产品。”上述沪上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表示,前些年银行系基金公司拿到的委外定制基金合作较多,随着产品的陆续到期或机构资金的其他安排,就会导致这类产品到期赎回后的“空壳化”。同时,由于这类产品特定的定制投资策略,持续营销的价值也不是很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定制基金在机构资金赎回后的处置难题。
据这位总监透露,由于很多定制基金的合同设置了自动清盘条款,修改合同后才可以给基金公司更灵活的处置权:针对业绩较好的产品,有希望做大规模的基金,公司可能会通过持营或产品转型继续运作;而部分缺乏吸引力和市场需求,又会占用较多投研资源和中后台运营成本的基金,则会选择常态化的清盘举措。
上述上海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对基金清盘还是常态化的做法。而对于机构定制的基金,机构资金离开后,若没有新的资金承接或者老产品不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也会选择退出市场。
该人士也认为,基金公司针对迷你基金是清盘还是“保壳”,还是取决于公司的成本收益的核算:如果公司希望保壳,是公司评估产品仍有存续价值,比如业绩相对较好,仍可以持营做大规模;而如果基金没有资金接盘,或持续营销难度较大,比如针对零售端的产品“保壳”难度较大,从产品存续的成本角度就不合算。
而从今年一季报看,我国公募市场“小微基金”和“迷你基金”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规模不足2个亿的基金已经突破2000只,达到2017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占比为26.13%;从产品类型看,同质化的权益类基金最多,达到1376只,占比68.22%,债券型基金510只,占比25.29%;而规模不足5千万的“迷你基金”数量为730只,占比也接近10%。
事实上,针对基金一边同质化发行,一边老基金加速清盘的现象,部分业内人士也提出,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应建立基金产品运作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基金从申报、获批、发行、运作管理到退出市场的“新陈代谢”的全生命周期。
上述沪上银行系公募市场部总监认为,针对基金同质化发行的现象,监管部门在基金产品审批时可以有效规避,实现基金产品供给和市场竞争的平衡;第二,基金生命周期短暂还有渠道方“赎旧买新”的原因,建议监管部门发挥合力,让银行等渠道单方面“赎旧买新”或投资资金“搬家”的销售方式有所收敛;第三,应持续加强基金投顾业务,从源头上改变以投资者频繁交易为商业模式的基金销售行业的痼疾。
表1:近期修改基金终止条款或提请持续运作的产品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