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 >

瞄准“无抗鸡蛋”,90后回乡养鸡

时间:2020-10-21 15:08来源: 扬子晚报

       苗佳新捡好的鸡蛋

       ●看好前景

       他回乡后创办养殖合作社

       1992年出生的苗佳新于2010年参军入伍,2015年退役返乡,2016年创办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到创业初衷,他告诉记者:“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之前在部队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书,印象最深刻的是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觉得生态发展的理念特别好。我家里也是农村的,想着回去能做点事儿。”

       说干就干,苗佳新便从蛋鸡养殖开始。“媒体曾报道过抗生素的危害。我就想能不能养出‘无抗鸡蛋’,现在大家对健康都很重视,这个肯定很有前景。而且鸡粪还可以处理成有机肥,可以走绿色发展道路。”

       ●凭着拼劲

       在战友亲友帮助下渡过难关

       苗佳新回来后拿到了20万的自主择业费用,他花了10万买车,5万用于承包土地,剩下的用来进鸡苗、买饲料、建厂房等等。早期雇不起工人,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家人也全力帮助,还要到处找专家、找技术。“最难的时候,四处摸索,钱也花完了,家里几千只鸡嗷嗷待哺”,提到初期的艰难,朴实的苗佳新哽咽道:“很难,很难。那时候要熬不下去了,我还和我爸刻了个石头——‘最穷的日子’来激励自己。”硬是凭着一股子当兵人的倔劲儿,不服输的拼劲儿,他终于把养鸡场建了起来。

       创业初期资金也一直是个难题,能贷的款都贷了,有时候依旧会周转不灵。“我现在有点缺钱了,我想问你们借钱,但我不知道你们手头是否宽裕,如果谁手头宽裕,给我发个消息吧……”苗佳新向记者展示了2017年5月发朋友圈借钱的截图。“当时很多战友第一时间联系了我,一下午就给我凑了50万。我原来的连长一个人就借了我10万块钱,特别感动。”亲朋以及战友的援助也更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受到欢迎

       “无抗鸡蛋”疫情期间大卖

       要产出无抗鸡蛋,蛋鸡的养殖就很重要。如何减少发病呢?苗佳新告诉记者,“我们的蛋鸡都是喂中药的。我一大早就要起来给鸡熬中药,然后拌在饲料里喂鸡,大锅炉都已经熬坏了3个。”无抗鸡蛋的生产成本,会比普通鸡蛋高出很多,“平均一只蛋要贵2毛钱。”

       好鸡蛋出自好原料,为了让鸡吃得放心,合作社从东北采购优质玉米做饲料。鸡舍也采用数字化管理,一个人可以管理3万只蛋鸡,互联网实时监测鸡舍内的情况,身在千里之外鸡舍的温度、湿度、风速也一目了然。合作社的每一枚鸡蛋也都经过检测,确保绿色、健康、无残留,品质达到无抗AA。苗佳新本人还取得了“徐州市首届无抗蛋品研讨会先行者”的称号。

       有了品质保证,销路也慢慢打开。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不景气,但苗佳新的“无抗鸡蛋”销售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卖得更好。“2017年遭遇禽流感,我们也挺了过来。主要是选对路子,认真做事。”

       ●推广模式

       带动超过30余位养殖户增收致富

       投入全部精力,历经四年,现在的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近60000平方米,鸡舍面积近10000平方米,总资产1000余万,员工19人,年产鸡蛋超3亿枚、有机肥2000吨。通过线上+线下主要销售至徐州、南京、合肥等全国各地。

       合作社做大了,也开始有人上门询问养殖技巧,苗佳新也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带动超过30余位养殖户加入《无抗养殖实施方案》,每户养殖户直接每年增收10万元。合作社还利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通过收购当地农民粮食,生产出优质鸡蛋,供应给社会的经营模式,解决农户卖粮难、村民就业难题、直接带动村民致富。今年7月他被评为“徐州市返乡人员创业标兵”。

       提到未来规划时,他表示先扩大存栏规模为10万只,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共奔美好未来。同时,扩展产业链,在有机肥等生态农业领域进行尝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天凌晨4点左右,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邓楼村的苗佳新就已经起床开始忙活了。90后的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立个人三等功,本可以有更多选择的他,因为梦想,在2016年退役后回乡创办了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蛋鸡养殖,有机肥生产。“苏果超市每10个鸡蛋里就有一个是来自我这里”,从传统养殖到致力于打造“无抗鸡蛋”,从一人创业到带动19人就业,苗佳新用坚持和汗水一步步朝着美好未来前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凤 王育昕

       记者手记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如果说5年前回到家乡时,还带着迷茫和彷徨;如今,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因为苗佳新明白“乡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是我的根。我要扎根这片热土,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如果年轻人都不愿意守候自己的家乡,乡村的未来希望在哪里?”

       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它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怡然自得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忘理想追求的90后,他们愿意扎根农村,在往来奔波中寻找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初心值得尊重,因为它们有执着的信念,有奋斗的使命。(黄凤 王育昕 范林珍)

(责任编辑:永吉)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