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劳方和资方只能按照二八利润分成;未来,这一比例将被反转。”
“过去,个人依附组织创造最大生产价值;未来,匠人要为自己而工作。”2017年7月7日,由旨在打造一个以匠人为核心的经济体的云间工作站举办的“个人崛起与匠人IP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博雅酒店召开。
据黄柳青博士介绍,云间工作站将致力于发掘独具才能的匠人,激发个体创作动力,激活城市生产活力。云间工作站更强调“作为个体的匠人才是生产创作的核心”,让作为个体的匠人从幕后走到前台,而平台只为更好的服务于匠人的创作活动。借助互联网,重塑匠人精神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听完黄柳青博士对云间工作站的构想,与会嘉宾一致认为, 云间工作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前瞻性的创意,可以更好的帮助个人打造具有传播力的内容,并通过上下游对接,为个人创造营造全新的工作生态,并解决了个体推广的痛点,云间工作站将可能带来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的再次复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吕本富也表示,提倡个性化产品,提倡匠人文化,丰富知识生活,没有大规模的平台作依托是不能完成的,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的需求和供给,需要精准匹配的平台服务。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少峰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匠人IP都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影响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匠人IP的价值会缩水。匠人的个性化产品如果有了好的匹配平台,垂直的频道组合,可以带来大量粉丝,形成非常有效的低成本互助营销。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表示,虽然政府部门过去举办了多次世界技能大赛,但工匠始终还是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他一直不认为民间有力量聚焦工人的技能,所以云间网站平台把注意力投注于匠人技能,这让他觉得很意外。
原IDC中国区总裁郭昕的观点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某个具有独特创造力的人的个性,就是其最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这种个性如果假以一个非常好的网络平台,甚至可以吸引整个人类之欢心。
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张晓峰强调说,任何一个平台,任何一项合作,最核心的机制或游戏规则实际上首先是构建一种信任性关系;其次是参与的主体的诉求多元,各自希望体现的价值和获得的体验也千差万别。他认为,各得其所是商业模式与游戏规则设计应坚持的基本逻辑。张晓峰认为,云间是云创平台,也是一个分享经济的协同平台,集聚智人、匠人,集聚接口人,通过接口人连接个性化的定制者,才能做精准的匹配,这样IP与平台的综合价值才可能持续放大。本次研讨会最后,云间工作站宣布正式启动。现场邀约的50位嘉宾,也都决定正式加入云间工作站。据悉,目前云间工作站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景德镇、荆州、长沙推出了7个工作站,均已正式开放运营。现场签售仪式上,首批匠人宣布入驻工作站,并将通过工作站正式投入工作。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春申科技首席科学家及云间APP创始人黄柳青博士、价值中国CEO林永青、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张晓峰、国家广告研究院研究员马旗戟、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少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吕本富、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知识专家方军、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原IDC中国区总裁郭昕、景德镇先锋艺术家朱振洪、城市生活美学默陶绘创始人孙志军、新时代女性陪伴者馨宝创始人邹琼、悦漫创始人阿祥哥、深圳凤凰会会长黄芳、不食文化创始人冯军、毕马威中国咨询委员会主席邵伟、素说素食品牌创始人及董事长黄建龙、漫素创始人小卡、点滴中式创意设计创始人及总设计师刘懿宸、头发雕塑文化艺术发明人黄鑫,并就如何更好的激发每个人身上的潜在才能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责任编辑:永吉)